去年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走勢更趨分化,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有增無減,同時我國經濟運行也出現了很多新變化。面對極其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堅定推動金融領域各項改革,有效應對來自宏觀格局變化和金融創新的挑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取得了積極效果。 2016年,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了很多新變化,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和嚴峻—— 從國際上看,全球“黑天鵝”事件頻發,美元加息預期增強,國際經濟金融和流動性形勢高度復雜多變;從國內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政放權成效逐步顯現,但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通脹壓力有所上升,部分地區資產泡沫問題凸顯。 在此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堅定推動金融領域各項改革,有效應對來自宏觀格局的變化和金融創新的挑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取得了積極效果。 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目前我國存款利率上限已經放開,僅保留存貸款基準利率。而我國貨幣政策的價格型調控和傳導效率還有待增強,尤其是對信貸市場的傳導還不夠順暢。在存款利率上限放開之后,如何健全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增強利率調控能力,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面臨的新課題。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以來,人民銀行進一步完善央行利率調控和傳導機制,一方面繼續注重穩定短期利率,持續在7天回購利率上進行操作,釋放政策信號,探索構建利率走廊機制,發揮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作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注意在一定區間內保持利率彈性,與經濟運行和金融市場變化相匹配,發揮價格調節和引導作用。為增強利率傳導效果,在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常態化提供流動性的同時,注意發揮其作為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 同時,央行還強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報價質量考核,改進發布時間,更好地反映市場利率變化情況。進一步擴大貸款基礎利率(LPR)報價行范圍,推動拓展LPR應用范圍。最新的實證檢驗顯示,央行7天回購利率和MLF利率這兩個主要的操作利率品種對國債利率和貸款利率的傳導效應總體趨于上升。 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 近一段時間以來,人民銀行一直著力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著力引導預期。2016年春節以后,初步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特征更加清晰。 按照“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機制,做市商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由兩個組成部分直接相加而成,一是銀行間外匯市場前日16時30分的收盤匯率,主要反映市場供求情況;二是為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穩定,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應調整的幅度,主要是反映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機制提高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的規則性、透明度和市場化水平,在穩定市場預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方面,在規則明確以及前日收盤匯率、籃子貨幣權重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都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雖然各家做市商參考中國外匯交易系統(CFETS)、國際清算銀行(BIS)、特別提款權(SDR)三個貨幣籃子的程度不同,導致其中間價報價有所差異,但變動方向和大體幅度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因此市場參與者能夠比較準確地預測當日中間價。另一方面,由于美元走勢具有不確定性,參考一籃子貨幣使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會呈現雙向浮動的特點,這有助于打破市場單邊預期,避免單向投機。 “尤其是在美元大幅走強的環境下,保持了市場預期總體穩定,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對美元雙邊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2016年12月3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83,接近五個月高點。2016年全年,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的年化波動率為2.8%,低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3.6%的年化波動率。 |
相關閱讀:
- [ 02-20]三萬億保費僅2000億凈利潤 16家壽險逆勢增長有玄機
- [ 02-20]第23家銀行“搶灘”福清 泉州銀行福清支行正式開業
- [ 02-17]臺江“金融高低”產生虹吸效應 節后86家企業入駐
- [ 02-17]杜絕借“去產能”搞投機炒作
- [ 02-17]五百“金”企聚集臺江 春節開假以來已引進14家金融、類金融企業
- [ 02-15]機構:中英金融科技合作提供跨境發展機會
- [ 02-15]英媒:隨著金融科技蓬勃發展,中國移動支付遠超美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