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多名日本文部科學省(文部省)官員為離職后去利益相關團體就職而請托斡旋事件的調查有了新進展。文部科學大臣松野博一2月21日公布調查中期報告,稱新增違法相關案件17起、違法案件總數已達27起、共計16人涉案。松野表示,文部省有組織地參與違反再就業規定的行為得到了證實,將加大案件的懲處力度。 中期報告指出,文部省人事課為便于由前職員島貫和男負責的斡旋事宜順利交接,曾制作過一份備忘錄。報告推測該備忘錄在2010年7月前后就已存在,人事課事實上已將斡旋公務員再就業作為一項長期業務,觸犯了相關法律。松野還介紹了監視委認定違法案件的詳情。目前,尚有11起案件無法確認是否違法,將繼續進行調查,最終報告計劃于3月底公布。 公務員離職后到利益相關團體或高校就職已成為日本官場腐敗的溫床。日本于2007年修改了《國家公務員法》并于次年12月開始執行。該法明文規定,在職公務員不能斡旋同事或前同事再就職、不可到利益相關的企業或團體求職,但許多日本官員卻對禁令熟視無睹,不少政府官員更傾向于提早退休或離職,迎接事業“第二春”。斡旋再就職現象普遍存在于日本中央行政機構中。 以手握各大高校撥款權的文部省為例,每個財年文部省都掌握著國立大學的巨額撥款,還有提供給私立大學、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的大量補助金。對于日本高校來說,國家的經費或補助金是支撐學校正常運營不可或缺的經濟來源,大學方面希望有文部省背景的職員來大學工作,提示些多拿經費的方法。此次中期報告提出,包括岐阜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主動聯系文部省,希望為其物色人才,此舉助長了官場“旋轉門”的風氣。 有分析指出,公務員經斡旋后再就職現象扎根于日本官場,但相關監察機構認為只有找到郵件往來等確實的證據,才能認定事件的違法性質。此次中期報告中認定的新增違法案件,均是內閣府再就業等監視委員會找到郵件往來等物證、且與當事人的口供相吻合。民進黨議員在國會問責時,質疑內閣府再就業等監視委員會調查工作的實效性,認為如果當事人否認參與斡旋事件、拒絕提供相關資料,那么事件就很難再深究。要在日本官場徹底關上“旋轉門”,必須加大監管和懲處力度。(記者 賈文婷) |
相關閱讀:
- [ 02-06]德國立法約束“旋轉門” 離職部長從商需間隔1年
- [ 08-31]日本新首相暫擺脫“旋轉門” 還須經歷兩次大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