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2月22日電(記者 房琳琳) 今年1月,挪威首次記錄到碘-131的痕跡,隨后波蘭、捷克、德國、法國和西班牙也發現了其“蹤跡”。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挪威輻射保護局(NRPA)近日表示,根據污染顆粒物的運動模式,它們可能來源于東歐,但并不確定具體來源。 因碘的同位素半衰期僅8天,大氣中檢測到它的存在,表明必然是最近發生了某個相關事件。NRPA應急準備部門負責人阿斯特麗德·李蘭迪告訴挪威媒體,很難確定該放射性物質的具體來源,但這種顆粒有可能來自與核反應堆相關的事件。 2011年3月28日,在日本海嘯摧毀福島核電站后,中國黑龍江省最接近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東北部地區空氣中,發現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與此次事件一樣,官方機構認為,其濃度“對人類或環境沒有危害”。 據了解,碘-131具有很強的放射性,當它在環境中濃度很高時,受污染的食物被人或動物吞咽后會累積在甲狀腺中。當它發生衰變時,會釋放高能量進而損害身體組織,甚至導致甲狀腺癌。但需要說明的是,只有近距離接觸到大劑量放射性物質才真的會對人類構成危險。 實際上,這種化合物也可能來自于制碘廠,報道稱,生產這種化合物的工廠遍布整個歐洲。生產規范提醒,大規模生產時,應避免碘-131揮發造成環境污染,操作應在設有負壓和帶有除碘裝置的屏蔽箱室里進行。 |
相關閱讀:
- [ 01-08]史上最密集黑洞群曝光:粒子能量之高宇宙罕見
- [ 11-24]歐核中心再發現新粒子 有望解釋宇宙運行原理
- [ 09-12]美能源部資助印第安納研究組 創建新粒子探測器
- [ 04-12]日本神戶大學研究團隊參與上帝粒子發現實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