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堪培拉2月23日電(記者趙博)澳大利亞研究人員23日稱,先前認為主要存在于有袋類動物的羅斯河病毒也可能存在于哺乳動物中,這種病毒可能像寨卡病毒一樣成為全球范圍流行病毒。 羅斯河病毒最早在澳大利亞發(fā)現,早在人類到達澳大利亞之前,這種病毒就已經在袋鼠和沙袋鼠等有袋類動物中存在超過4萬年。先前研究認為,羅斯河病毒需要以有袋類動物為“大本營”,蚊子在叮咬感染羅斯河病毒的有袋類動物后再叮咬人類,將病毒傳到人群中。羅斯河病毒病一直被認為是局限于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有有袋類動物生活地區(qū)的地方病。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傳染病雜志》上報告說,多名新西蘭和加拿大游客在從南太平洋島國旅行回國后被查出感染了羅斯河病毒。他們都沒有去過澳大利亞,這讓研究人員懷疑該病毒已經在沒有有袋類動物的南太平洋島國出現了本土傳播。 1979年,羅斯河病毒在斐濟、庫克群島、美屬薩摩亞群島等地發(fā)生大規(guī)模流行,超過50萬人感染病毒。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羅斯河病毒第一次逃離有袋類動物大本營發(fā)生大規(guī)模流行,但也因為當時受波及的地區(qū)沒有有袋類動物生活,羅斯河病毒在1980年就在上述地區(qū)消失了。 新研究中,阿德萊德大學與法國研究人員合作,對來自美屬薩摩亞居民進行了血樣檢測,發(fā)現1979年至1980年大流行后,63%出生且從未離開過美屬薩摩亞的人體內有羅斯河病毒抗體,這說明該病毒在1980年之后曾有過本土傳播。 溫斯坦解釋說,美屬薩摩亞沒有有袋類動物,這說明羅斯河病毒也可能以哺乳動物為“大本營”,隨蚊子叮咬感染人類。“這意味著它有可能像寨卡病毒一樣,遇到合適的條件時出現全球暴發(fā)”。 羅斯河病毒病,曾被稱為“流行性多關節(jié)炎”,癥狀包括關節(jié)酸痛、發(fā)燒、皮疹和疲勞。目前還未有人因感染這種病毒死亡,但感染者可能持續(xù)數月極度虛弱,極個別患者的癥狀甚至會持續(xù)數年。今年以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暴發(fā)了近10年來最嚴重的羅斯河病毒病疫情,感染者目前已超過1000人。 |
相關閱讀:
- [ 02-23]天氣忽冷忽熱諾如病毒作怪腹瀉患兒增多醫(yī)生支招
- [ 02-21]防控諾如病毒 這些要點需注意
- [ 02-20]臺南一蛋雞場檢驗出H5N2病毒 撲殺7782只蛋雞
- [ 02-19]中國從人感染病例中發(fā)現H7N9病毒變異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