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擴大補償范圍,合理提高補償標準,充分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2月22日,記者從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精神,我省出臺《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大力推進多彩貴州建設。 實施意見涵蓋我省森林、草地、濕地、水流、耕地等五大重點領域的相關政策和具體措施。 在建立補償資金穩定投入機制方面,我省將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生態保護補償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加大對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各項轉移支付力度。 在強化重點生態區域補償方面,我省將強化自然保護區、文化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蓄滯(行)洪區等各類禁止開發區域的生態保護,研究制定綜合性補償政策與考核辦法。積極爭取國家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試點。 在推進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方面,我省將推動建立以地方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赤水河云貴川、西江滇黔桂粵澳、沅江湘黔等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建立橫向補償機制。 我省還將健全配套制度體系即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監測能力建設,完善省流域水質監測網絡,實現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在線監測基本全覆蓋,加快水土保持監測站網絡建設,加強草原生態監測能力建設;建立科學、合理、全面的生態保護補償統計指標體系;加強生態保護補償效益評估,積極培育生態服務價值評估機構,引導評估機構對受補償地區的森林、草地、濕地等生態服務價值開展第三方評估,確定各類生態資產存量;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建立統一的確權登記系統和權責明確的產權體系。 到2020年,我省將實現森林、草地、濕地、水流、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補償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跨地區、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取得明顯進展,多元化補償機制初步建立,基本形成符合省情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
相關閱讀:
- [ 02-22]習近平治國理政方略為何“圈粉”無數
- [ 02-20]【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大學生返鄉創業 帶動300余戶村民增收
- [ 02-20]【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強四個層級建設
- [ 02-20]【治國理政新實踐 內蒙古篇】“兩中心一平臺”創新社會治理 小社區營造大和諧
- [ 02-20]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劍”(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52)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