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 近日,一則《ofo小黃車機械鎖漏洞:記住密碼可無限次免費騎車》的新聞,將許多共享單車用戶心中對小黃車的疑問徹底坐實。用過幾次小黃車的人,幾乎都有過使用同一輛單車時,發現前后兩次密碼相同的遭遇。而這篇報道則告訴人們,所有遍地可見的小黃車,不論是最早的按鍵式,還是后來的旋轉式,其密碼都是固定的。 也就是說,只要稍加“努力”,一小部分人就能夠以極低的成本獲取大部分ofo共享單車的密碼。這也是報道中所謂網上“ofo密碼共享群”的由來。在群里,不僅可以幫忙認證師生身份(可打5折),還可以免費或者只收3毛錢就告訴你車鎖密碼。 共享單車用起來并不貴,一次一元或五角,方便了大家“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提升了民眾對分享經濟的感知,也成為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為了區區五毛、一元做不光彩的事,大部分遵紀守法的使用者自然不屑為之。然而得知那么多人輕輕松松就可以獲得密碼,將共享單車視為己有,而且無人追責,也依舊令人感慨氣憤。 知曉了小黃車密碼不變的玄機之后,再回想前些天在網上廣為流傳的《共享單車,真是一面國民照妖鏡》一帖,就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一個細節。帖子里被惡意破壞的共享單車里小黃車、小橙車都有,大約是同行或者相關利益集團作案為多。但是那些占為己有的共享單車里,ofo小黃車的比例,遠遠高于mobike小橙車。 是小黃車更好更惹人愛嗎?非也,只是因為小黃車諸如密碼相同這樣的技術漏洞更多,而且管理更弱,基本沒有追責的威懾,這才使得很多人輕輕松松就可以占為己有。你占便宜我也占便宜,大家都沒事,占便宜的人就越來越多,遵紀守法的人反倒顯得老實吃虧了。 那么ofo小黃車運營方知不知道這個事實呢?當然知道,在談及機械鎖等漏洞時,報道中ofo的一位投資人竟然說:“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它在哪里有問題、有漏洞,但有些漏洞可能是有意設計的。”在解釋原因的時候,這位投資人一語道破天機:“你覺得一個項目的早期傳播與掙錢相比,哪個更重要?” 原來共享單車照出的“妖”竟是這樣產生的!縱容甚至故意設計漏洞,只為了“圈粉圈地”。為了占據市場,就可以弱化鎖的功能對“占便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可以弱化管理、弱化維護只顧投放,一邊掙老實人的錢,一邊讓不老實的人逍遙法外。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即便最終成功占據市場,也是建立在不道義或者不負責任的路徑之上,其根基終將無法穩固。 誠實守信是一個社會向好的價值基礎,一個良好的社會,應該讓誠實守信毋庸選擇。共享單車在設計鎖這一道誠信關卡面前,要盡好自己應盡的責任,切勿輕易把誠信和不誠信的兩難選擇題拋給使用者。盡管設計一道實用牢靠的鎖,需要花費大量的技術財力,而做好管理和維修,可能要耗費比單車本身多得多的資源,但這是任何項目、企業都必須擔當的責任。古人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今人云:“好的制度讓壞人變好,壞的制度讓好人變壞。”事關世道人心,在發展共享經濟時,跑馬圈地者、競爭上位者,不可不慎。 |
相關閱讀:
- [ 02-26]共享單車內地遭遇“亂棄”危機 瘋狂擴張拷問社會文明
- [ 02-25]東南網推出專題《共享單車能騎多遠?》
- [ 02-24]被夸大與炒作的“惡意破壞共享單車”
- [ 02-24]莆田街頭共享單車丟七成 運營商遭撤資
- [ 02-24]廈門市文明單位發出倡議:“共享單車 共享文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