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質疑“紫菜可能系塑料薄膜冒充”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對福建省特別是晉江市的紫菜產業造成巨大沖擊。記者從幾家受影響的福建紫菜加工企業了解到,目前,廠家聯合經銷商和終端超市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據晉江警方透露,已鎖定兩名謠言發布者,正對案件事實和證據進行初步審查。 網傳“塑料紫菜”視頻 連日來,“紫菜是塑料做的”的視頻謠言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不斷傳播。視頻中,一男子將某品牌紫菜放入水中泡發,隨后撈起撕扯。泡發后的紫菜較有韌性,撕不開,該男子由此判斷紫菜是塑料袋制成的。據了解,類似這樣的視頻還有很多版本,指向不同的品牌紫菜。 這段視頻被許多不明真相的網民紛紛轉發,閱讀和轉載量已逾千萬條,引發廣大市民對“塑料紫菜”的恐慌。 “這些視頻內容大同小異,一看就知道是惡意造謠。”晉江市紫菜加工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將塑料與紫菜混淆,忽略了紫菜最基本的常識。視頻已經嚴重誤導消費者,造成消費者恐慌,社會影響惡劣,對福建省特別是晉江市紫菜行業的影響特別巨大。 據悉,謠言視頻導致不少品牌廠家在多家連鎖超市產品全部下架,損失巨大。經銷商恐慌不敢訂貨,造成紫菜產品滯銷,已有多家經銷商致電要求退貨。 “整個紫菜加工行業保守估計損失將達到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該負責人擔心,一旦紫菜滯銷,將造成加工企業減產、停產或倒閉,員工大量失業,而且將直接影響到福建省數十萬紫菜養殖戶減收或停產等一系列問題。如果進一步惡化,造成行業消亡,損失將高達數十億元。 警方介入調查造謠案 為什么有些紫菜又硬又難嚼?紫菜真的是塑料做的嗎?2月21日,30多家晉江紫菜企業代表草擬了一份聯合報告,向晉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匯報了此次謠言風波的來龍去脈、損失情況和應對訴求。在這些專門從事紫菜生產加工行業的業內人士看來,紫菜一年中不同生長時期口感和質量差別較大,收割期越往后口感越老,視頻中極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收割的紫菜。此外,從經濟價值角度考慮,紫菜本身價格不高,用塑料造假成本高,日常食用被識破的風險高,造假意義不大。 這幾十家紫菜企業一致請求政府相關部門果斷采取措施,包括正面辟謠或協調公安機關快速介入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制止視頻謠言傳播,維護紫菜產業良好發展環境。 近日,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人員對受“塑料紫菜”事件影響的紫菜公司開展現場抽樣檢查。通過現場檢查,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未發現企業摻雜使用塑料或塑料制品。 據了解,刑法明確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目前,晉江警方已鎖定兩名謠言發布者,正對案件事實和證據進行初步審查,一旦查實將對造謠者追究刑事責任。 |
相關閱讀:
- [ 11-15]寧德開展聯合執法檢查 16家紫菜加工企業安全整改
- [ 02-25]整治“塑料紫菜”謠言不能止于辟謠
- [ 02-25]晉江紫菜協會會員報案 已鎖定2名造謠者
- [ 02-24]“塑料紫菜”重現 舊謠言為何還有市場
- [ 02-23]反擊“塑料紫菜”謠言要用真相說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