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部門開行81對扶貧列車服務沿線群眾出行
2017-02-27 13:37: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虹虹 趙舒文 |
分享到:
|
新華網西昌2月27日電 (韓家慧)2月25日中午一點,三三兩兩的乘客散落在沙馬拉達站,天冷風大,他們大多披著查爾瓦蹲坐在地,旁邊擺放的是他們的“行李”——雞、鵝、豬、臘肉、土豆等,他們在等兩點十分的5633次火車前往鄉里或縣城。 去年剛剛脫貧的吉克瓦則帶著他最小的女兒吉克伍加去喜德縣城賣玉米,再買點生活用品回來。吉克瓦則第一次坐火車是在12歲,興奮地一夜沒睡。如今他最小的女兒已經16歲,在喜德讀初一,吉克伍加每周五坐火車回家,周日再坐火車回到學校,她的小學也是這么過來的。她告訴記者,長大了想當畫家,第一個想畫的人是爸爸和媽媽,她最想坐火車去的地方是西昌。 沙馬拉達到喜德共42公里,途徑5站,歷時85分鐘,票價2元。鐵路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票價30多年未變,一直執行1995年普速旅客列車運價標準。家族第四代鐵路人薛東旭是沙馬拉達站站長,他對記者表示,平日里大量彝族旅客乘坐該對列車探親訪友、務工趕集,有的去市集販賣自家農產品、家畜家禽;有的到縣城采購日常用品;有的穿著民族服裝參加族群活動。火把節和彝族年期間是小站的“春運”,旅客激增,車上熱鬧非凡。 站站停,時速不到40公里的5633/5634次列車自1970年開通以來,已運營近半個世紀,全程票價25.5元,最低票價2元,全程運行353公里,是當地彝族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記者從鐵路總公司獲悉,目前,全國鐵路共開行這樣的公益扶貧列車81對,占普速旅客列車開行總量的近6%,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偏遠貧困地區,2016年共運送旅客近3000萬人次。公益扶貧旅客列車多經偏遠貧困地區,旅客出行需求并不旺盛,平均客座率不到40%,鐵路企業承擔了大量運營虧損補貼。 因為當地彝族百姓對列車的依賴,經常有人乘車的時候問火車會不會停掉,薛東旭則會給他們吃定心丸,“我們的車站在這,車不會停,我們也不會跑,會一直服務你們!” 據悉,“十三五”期間,全國百項交通扶貧骨干通道工程中的16個鐵路項目,已有12個項目開工建設。2016年,我國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投產新線3281公里。其中,中西部地區鐵路基本建設投資完成4435億元,占全國的72.2%,新線投產2954公里,占全國的90%,高鐵投產1694公里,占全國的89%。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所在21個省區市的鐵路基本建設投資完成4433億元,新線投產2954公里,其中高鐵1694公里。中西部地區持續推進大規模鐵路建設,不僅直接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極大便利了沿線群眾出行,也為扶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重要作用。 |
相關閱讀:
- [ 02-27]師大學生赤溪村研究精準扶貧課題 入圍"挑戰杯"
- [ 02-27]我省將集中開展志愿服務行動 包括扶貧助困等活動
- [ 02-27]我省龍巖市永定區投1100萬元光伏扶貧
- [ 02-27]永定投1100萬元光伏扶貧 每年分紅可達408萬元
- [ 02-26]廣東省紀委監察廳通報8起扶貧領域違紀違法典型案例
- [ 02-26]中央網信辦聯合國務院扶貧辦在六省區開展脫貧攻堅網絡主題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