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德國《明鏡》周刊報道說,德國聯邦情報局常年監聽外國媒體。此事一經披露,立刻引發歐洲輿論聲討。 《明鏡》周刊記者馬丁·克諾貝詳細列舉了一些外媒被監聽情況,自1999年起,英國廣播公司在倫敦總部和駐阿富汗記者的“數十個”電話,英國廣播公司國際臺編輯電話,《紐約時報》駐阿富汗記者電話,路透社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的衛星和移動電話等,均在德國聯邦情報局監聽之列。在監聽名單里,包含外媒記者、編輯的“至少50多個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尚不清楚監聽的時間有多長”。 44歲的比利時記者阿諾德·蔡特曼被列入監聽名單,他常駐剛果(金),報道非洲近20年,先后在英國廣播公司和法國國際新聞時事電視臺“法國24”工作。2006年,剛果(金)進行總統選舉,選舉結果將直接決定該國局勢走向。德國聯邦情報局因此開始關注蔡特曼的報道,并將他在剛果(金)的兩個電話號碼列入了監聽名單。但馬丁·克諾貝認為“蔡特曼既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是軍火商或毒販”,沒有理由對其進行監聽。 事件披露后,英國廣播公司發言人表示對此感到“失望”。德國綠黨媒體政策新聞發言人塔比婭·羅思娜表示,聯邦情報局的行為“令人難以接受”。德國記者協會主席弗蘭克·于伯阿爾對此表示,德國情報機構應尊重媒體的基本權利,希望德國政府盡快解釋清楚,對哪些媒體監聽了多久,以及監聽原因。 聯邦情報局回復德國記協表示,“根據工作規定,只對聯邦政府或者聯邦議院主管機構匯報工作”,事實上是拒絕作出解釋。2月26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聯邦情報局高級官員接受德國《南德意志報》采訪時稱,輿論對此事反應“過激”。 德國基民盟黨情報專家克萊門斯·賓寧格對德國《時代》周報表示,德國政府已于數月前知曉監聽外媒事件,并已采取相應措施,以約束此類行為。德國政府2016年底通過有關聯邦情報局工作細則的新法案。根據新法案,除非被認定與恐怖組織有直接關聯,因情報工作監聽歐盟公民的行為被禁止。新法案規定,成立由資深律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專門負責復議德國情報機構的監聽決定。賓寧格強調,媒體從業人員自然也在新法案保護之列。 |
相關閱讀:
- [ 02-17]不信任特朗普 美國情報機關將扣留部分情報資料
- [ 02-16]蔡英文欽點悍將出手 臺“調查局情報幫”數月瓦解
- [ 02-15]特朗普團隊與俄情報機構接觸?克宮:報道毫無根據
- [ 02-14]專家:日美共享情報考驗中國軍事行動隱蔽性
- [ 02-13]美國情報系統又出安全漏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