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民營安保公司走向海外 通常不配備武器
2017-02-28 13:28:23??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房小奇 我來說兩句 |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道 外媒稱,保護中國不斷擴展的商業利益以及生活在海外的中國公民的需求,促使該國對過去一直十分審慎的對外政策作出調整。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26日報道,中國一直不愿參與國外政治,這是該國秉持了數十年的“不干涉”原則的一部分。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該國一些勇敢無畏的國企常常要在西方企業唯恐避之不及的環境中開展業務,這些因素對該國的上述謹慎態度構成了考驗。當前有中國企業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發電站以及敘利亞的電信網絡提供服務,還有中國企業在阿富汗開采銅礦、在南蘇丹開采石油。 保護中國不斷擴展的商業利益以及生活在海外的中國公民的需求,促使該國對過去一直十分審慎的對外政策作出調整。中國海軍近年來開始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還在2015年從也門撤出了大量被困的本國公民。此外,中國還派遣作戰部隊在南蘇丹和剛果(金)等有中方投資的國家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去年,北京還開始在吉布提建設其首個海外軍事基地。 擴大使用中國安保承包商也是這一趨勢的組成部分。北京想方設法保護本國的海外資產。解放軍的一位退役軍官說:“當前海外安保的需求量很大,但軍隊顯然不適合執行此類任務,因為那可能在對外關系領域造成諸多問題。” 中國海外安全與防衛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新平說,去年約有3200名中國民營安保組織雇員常駐國外,而中國為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部署的軍隊規模大約為2600人。但除了一些例外情況,這些民營安保承包商通常不配備武器。 一位要求匿名的安保公司經理說,他們與中國國企簽署的所有合同都禁止安保雇員持有武器。 與西方安保承包商一樣,中國的一些安保承包商也要從事一些政府和軍隊處理起來會有政治敏感度的工作。為商船提供反海盜安保服務的英國海上財產安全與培訓公司總經理本·斯圖爾特說:“使用民營安保服務的一個好處是,它可為政府規避發生外交事件的風險。” 中國民營安保企業德威集團的高管郝剛(音)說,該集團的最大收入來源是為在國外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提供他所稱的“綜合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培訓、現場安保和風險評估。郝剛說,2013年以來共有8.6萬中國民間雇員接受了安保培訓。他說:“培訓內容取決于他們要去哪兒。如果他們去巴黎的話,我們會教他們如何防止護照被盜。如果他們去喀布爾的話,我們會教他們如何躲避綁匪。” 專門研究民營安保業的弗勞克·倫茲說,中國安保公司目前仍在適應新環境。倫茲說:“大型國際承包商對于此類環境更具經驗。” 民營安保業是中國規模龐大的海外擴張帶來的副產品。中國的海外擴張促使本國企業進入危險地區開展業務,而在這些地區,地面部隊——不論是外國的還是當地的——要么不受歡迎,要么效率低下。 |
相關閱讀:
- [ 06-13]佛州槍擊案兇手被證實為全球最大安保公司G4S員工
- [ 01-23]中國在南非成立首家海外安保公司 為中企保駕護航
- [ 11-27]英媒:中國國企向私人安保公司求助
- [ 02-14]倫敦奧運安保任務未完成 安保公司賠8500萬英鎊
- [ 12-19]聯合國呼吁索馬里政府加強對私人安保公司管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