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3月1日電(記者 李大慶)“冬季是我國北方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灰霾暴發的高發期。2013年1月,北京有5次灰霾的暴發。當時我們不能準確預測其峰值。對灰霾的暴發,目前我們仍還有許多科學問題沒有解決。”在1日中科院舉行的大氣灰霾研究媒體通氣會上,中科院賀泓研究員如是說。 2012年9月,中科院啟動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組織14家中科院研究所,并聯合清華、北大、中國環科院等8家單位(約400人)共同對大氣灰霾追因溯源。賀泓是這個專項的首席科學家。 賀泓說,2013年以來,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向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占比逐步降低,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全國平均改善幅度在30%左右,京津冀地區改善幅度更大。但是,顆粒物濃度還遠未達到環境顯著改善的拐點,2016年北京冬季PM2.5濃度與前三年相比沒有顯著降低。 科技界目前一致認為污染排放是灰霾形成的內因。PM2.5的來源包括直接排放(一次源)和二次生成(二次源)。 目前在二次顆粒物致霾上還有許多科學問題要解決。賀泓舉例說,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發生光化學反應,不僅產生二次有機氣溶膠,還會產生臭氧和羥基自由基等,并可進一步氧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分別生成硫酸鹽、硝酸鹽和有機氣溶膠。京津冀強霾事件中二氧化硫的濃度比倫敦煙霧事件要低得多,有1—2個數量級的差別,但產生的細顆粒度卻相當。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氨氣排放的增加會非線性地降低大氣對二氧化硫的環境容量,促進灰霾的暴發。類似這樣二次顆粒物暴發增長致霾的機制還有很多認識不清楚的地方。 |
相關閱讀:
- [ 03-01]七省份聯控再出重拳治霾:假停工真生產須零容忍
- [ 03-01]中科院權威專家答疑:霾從哪來?今后如何治?
- [ 03-01]讓法律實施驅散家庭暴力的陰霾
- [ 02-27]躲霾等因素催熱海南樓市 著力解決“一房獨大”
- [ 02-23]兩會前瞻:宣戰“心肺之患” 中國治霾持久戰怎么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