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3日電(呂春榮) 《“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日前正式對外公布。包括推進隨遷子女入學,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留住鄉村教師等等,這份規劃中,涉及教育領域的諸多部署,值得關注。 資料圖:在福州火車站一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像候鳥一樣,在暑假期間遷徙回家。中新社發 張斌 攝 隨遷子女就學難怎么破? ——保障在公辦學校或購買服務在民辦學校就學 近年來,隨遷子女就學問題備受關注。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0歲~17歲隨遷子女為3581萬人。教育事業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為1395萬人。 《規劃》提出,保障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在民辦學校就學。 具體舉措有哪些?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馬濤解讀稱,“十三五”時期,在堅持“兩為主”和“兩納入”基礎上,適應戶籍制度改革要求,推動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實現“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資金隨學生流動可攜帶,有序擴大城鎮學位供給,保障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都能以公辦學校為主入學或政府購買服務的民辦學校就學。 資料圖:貴州省遵義市實驗幼兒園第一分園的幼兒與教師在游戲中體驗建筑設計。 黃蕾瑾 攝 兩孩政策下,學前教育如何接招? ——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扶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隨著“兩孩”時代的到來,中國每年的新出生人口總量增加。此前,衛計委相關負責人曾介紹,2016年新出生人口1867萬,比2015年增長了11%。新增兒童總量日益增多,如何破除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現象也備受關注。 這份《規劃》提出,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擴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資源。支持地方健全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資助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 馬濤介紹,目前,教育部目前正在以縣為單位推進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一是擴大普惠性資源。根據人口政策調整和城鎮化進程的需要,調整規劃布局,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引導和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加強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對未按規定建設、移交、未辦成公辦園或普惠性民辦園的開展專項整治。二是理順體制機制。強化省地(市)統籌,以縣為主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健全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推動各地建立幼兒園生均撥款制度,完善資助制度,著力解決普惠性幼兒園運行、師資等方面的條件保障問題。三是提高保育教育質量。完善幼兒園動態監管機制,健全保教質量評估體系,加強對各類幼兒園的規范監管和業務指導。 資料圖:廈門永春華僑中學校友會會長陳堅揚為永春華僑中學貧困學子頒發助學金。 梁白瑜 攝 如何給貧困生減負擔? ——率先從建檔立卡等貧困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 據了解,當前,在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政策覆蓋了所有學齡階段學生,所有農村學生(約1.1億人)全部享受“兩免”(免學雜費、免書本費),農村寄宿生還免除在校寄宿生活費,其中約1200多萬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獲得生活費補助。從2017年春季學期起,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針對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學生,發放的寄宿生生活補助為小學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 普通高中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能力培養、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于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創新人才具有特殊意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均明確指出“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 對此,《規劃》提出,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 資料圖:湖南永州市道縣的一名“90后”鄉村教師何紅福 攝 如何留住鄉村教師? ——統籌城鄉師資配置并向鄉村傾斜 近年來,如何留住鄉村教師成為一個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對此,《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要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逐步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實施規模。落實并完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加大“國培計劃”對中西部地區鄉村教師校長培訓的集中支持力度。加強鄉村學校音體美等師資緊缺學科教師和民族地區雙語教師培訓。 此外,據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將統籌城鄉師資配置并向鄉村傾斜。合理核定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建立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統籌配置機制和跨區域調整機制。研究確定縣域統一的義務教育學校崗位結構比例,完善職稱評聘政策,逐步推動縣域內同學段學校崗位結構協調并向鄉村適當傾斜,實現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銜接,吸引優秀教師向鄉村流動。 |
相關閱讀:
- [ 03-02]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
- [ 03-02]我國首次推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
- [ 02-20]《京津冀協同發展調研行》第一集:《共享共建 公共服務均等化惠及百姓》
- [ 02-14]新大陸智慧產業園項目:開發公共服務大數據 讓群眾辦事更方便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