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推上主糧地位的馬鈴薯,風頭沒出多久,前不久便中了一篇網文的槍。這篇標題為《馬鈴薯食品有害健康》的文章,引述了2016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哈佛大學發表的三項課題研究結論,說普通人以炸、蒸、煮、烤等烹飪方式過多地攝入土豆,會增加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病的發生,建議減少馬鈴薯食品的攝入。 到底是馬鈴薯食品有害健康,還是不能多吃或是應該怎么吃?食品加工專家、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說,馬鈴薯是一種富含營養的食品,但其中含有大量淀粉,在常見的烹飪方式下被人體大量食用后會加速血糖上升,的確是一個高血糖指數和高血糖負荷的食物。但是,采取不同的加工方式,是完全可以降低馬鈴薯升糖速度的。 比如,未經過烹飪糊化的馬鈴薯淀粉被人體消化后,對血糖就幾乎沒有影響,可視為膳食纖維。烹調后又冷卻的馬鈴薯,其中的淀粉會轉為抗性淀粉,不易消化,再經過加熱也不會變化,升糖能力大幅降低。因此,國人常吃的過水后快炒土豆絲和涼拌土豆絲,都是很科學的食用方法,而西方人常食的土豆泥、烤土豆等,則容易加快馬鈴薯的升糖速度——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哈佛大學發表的三項課題研究結論,針對的是西方人這些馬鈴薯食用方式,而不是說馬鈴薯食品有害健康。 據戴小楓介紹,將馬鈴薯加工成面條、米粉、饅頭和面包等主食的創新方法,通過機械加工的強力揉搓擠壓,馬鈴薯淀粉與面筋蛋白結合,形成了一種類似于混凝土的穩定結構,人體攝入后消化速度減緩,升糖速度也降低了。 總之,以科學的加工方式,并適量地食用馬鈴薯,是不會產生健康風險的,否則國家也不會推出馬鈴薯當主糧的戰略。(儲棕荷) |
相關閱讀:
- [ 01-13]韓媒:中國掀“馬鈴薯革命”意在確保糧食安全
- [ 12-15]300斤重男子為減肥一年只吃馬鈴薯 成功甩掉50公斤
- [ 11-29]漳州舉辦馬鈴薯機械種植現場會
- [ 10-21]楊麗娜:向馬鈴薯“癌癥”宣戰
- [ 10-20]官方:推動馬鈴薯主食產業開發 建南菜北運生產基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