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4日文章,原題:更富有但不太健康:變化正推動中國藥品產業迅猛發展 從行賄丑聞到數據造假,中國制藥業的名聲并不佳。就該國的經濟規模而言,中國制藥業在研發方面也明顯落后于外國同行。但這種狀況開始改變,未來10年中國在全球藥品市場的地位亦將發生變化。 去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過去6年來,中國藥品市場的復合增長率達17%,規模有望從2015年的1080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167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中國中產階層正壯大且日益富裕。如今,中國擁有數億受過良好教育且有能力為健康多花錢并要求政府提供更佳醫療的民眾。 中國藥品市場有很大增長空間,其人均醫療支出和占GDP的比重均低于發達國家,對專利品牌藥的支出僅占藥品總開銷的1/5。過去醫藥巨頭把中國當成傾銷早期藥品的市場,如今它們尋求在華推出具有突破意義的藥物。 除青蒿素外,中國迄今并沒研發出多少特效新藥。但情況即將改變。如今越來越多在美國工作的中國科學家回國。北京通過稅收減免、簡化流程等措施鼓勵投資。行業分析師邁克爾·米切爾說,“我們將看到中國涌現出新一代的先進生物科技公司。”眾多西方醫藥巨頭也正在中國投資打造更多研發中心并擴建制造設施。 盡管仍受制于腐敗和官僚作風,但專家認為中國藥品市場將逐漸演進并在未來三五年吸引更多投資,“在這個星球上,沒人比中國人更勤勞。中國真正主導(制藥行業)只是時間問題。”(作者茱莉亞·布拉德肖,王會聰譯) |
相關閱讀:
- [ 12-21]樸槿惠:將把生物藥品產業培育成創造經濟核心產業
- [ 03-06]張帆委員建議加快建立食品藥品專職檢查員隊伍
- [ 03-06]福建省43批次藥品抽查不合格 藿香正氣水等常用藥“上榜”
- [ 03-06]廈門檢出7批次不合格藥品 市民購藥請多留意
- [ 03-05]全國政協委員張帆建議——加快建立食品藥品專職檢查員隊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