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玫瑰園游玩。(南川區生態農業園區管委會供圖) 南川木涼,是重慶屈指可數的整鄉脫貧樣本;漢場壩村,則是這個樣本的縮影。 3月1日,天氣大好,漢場壩村綠意盎然,各個特色農業園都趁著好天氣招呼工人趕緊上工,為即將到來的鄉村游高峰做準備。 從種植到養殖,從地上跑的到水里游的,這個面積7.5平方公里的行政村里,各種特色產業兼具——事實上,正是看準了鄉村旅游這個大市場并果斷調整產業結構,漢場壩村才實現了從貧困村到示范村的轉身。 曾經貧窮 眼下的漢場壩村,道路寬闊、田埂整齊、設施齊備,各種花兒含苞待放,儼然一派新農村模樣。 不過,當地村民告訴記者,時間倒回去幾年,漢場壩卻是另一番景象。 “趕場沒地方,道路沒硬化,磚混的房屋一只手就能數過來,真是個一窮二白的村莊。”村民委員會主任陳所倫說,至于產業,更是亮點全無。村民幾乎都是自顧自地種糧喂豬,收益少還不環保,累死累活卻不討好。 “種糧,夠自己吃就差不多了,哪有余糧?”60歲的村民文水碧說,她家的一畝三分地一年到頭才產千把斤谷子,還不夠四口人吃。于是,子女全都出去打工了,她一個人懶得種地,就讓它閑置在那里。 在當時的漢場壩村,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據不完全資料顯示,該村5000余畝土地,在2009年時的閑置土地曾達到30%左右,想來讓人惋惜。 結構調整 “車輪一響,黃金萬兩。”高速公路的通車為這里的變化奠定了基礎。 2007年底,渝湘高速公路重慶南川段通車,其中大觀出口是主城到南川的第一站,木涼鎮又緊靠大觀片區,發展前景被看好,而在鎮里3個村中,漢場壩村距離高速路口最近,地勢也最平坦,自然更有優勢。 “我們當時就在想,要在這個片區發展鄉村旅游,帶動大家致富。”南川生態農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楊宏表示。 其原因有四:首先,傳統的糧豬二元結構比較效益不高,必須調整;其次,城里的人渴望與大自然親近,按照產業發展規律來說,鄉村旅游將成為下一個“熱點”;第三,旅游業是一個高附加值的產業,可直接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最后,漢場壩村距離重慶主城只有約40分鐘車程,具有地利優勢。 準確研判后,生態農業園區便著手將漢場壩打造成為木涼產業結構調整的前沿陣地。2007年,該村第一家企業——重慶青一銀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落戶,拉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序幕。隨后,城市資本陸續進入。時至今日,漢場壩村已發展起15個特色農業園,全村5000余畝土地中,3000多畝都已流轉并發展起規模種植養殖,再加上農民新村的修建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已是一幅現代化新農村的模樣。 雙贏局面 “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發展什么。”楊宏坦言。 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青一銀升公司,從最開始的規模養殖到發展果園和玫瑰園,該公司一步步把產品線前移,讓產品和生產直面游客。去年,該公司新打造的七朵玫瑰園一開園,就受到了市民的追捧,甚至有婚紗影樓主動找上門來表達合作意向,其綜合收入達到200萬元。嘗到甜頭后,今年該公司準備繼續擴大玫瑰園規模,并開發玫瑰鮮花餅、玫瑰茶、玫瑰酒、玫瑰精油等產品,保守估計收入可翻番。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漢場壩村的土地產出大大增加。以七朵玫瑰園流轉的380畝土地為例:過去,這380畝地分屬于200多戶村民,但由于大多荒廢,產出無從談起;而今,地上作物更換后,地還是那塊地,產出卻陡增200萬元,并還繼續保持猛增勢頭,足以說明問題。 村民自然也受益良多。在家里閑著沒事的村民文水碧被七朵玫瑰園雇傭,每月工資有1000多元,除此之外,每年還有一筆土地流轉金,讓她十分滿意。漢場壩村一社村民涂華明則開起了農家樂,用6個房間來接待游客,平均每個月都有幾千元收入。2016年底,漢場壩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達13217元。 眼下,坐擁15個特色農業園的漢場壩村又走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十字路口”上,“是多元化基礎上的‘一村一品’還是規模化基礎上的‘百花齊放’,我們將仔細研究后再做調整。”楊宏最后表示。 |
相關閱讀:
- [ 03-07]扶貧攻堅“回頭看” 精準脫貧見實效
- [ 03-07]國務院扶貧辦:2020年前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
- [ 03-07]“扶貧”更需“扶智” “輸血”更要“造血”——西藏、新疆代表委員熱議“精準扶貧”
- [ 03-07]三明著力構建保險扶貧防范體系
- [ 03-06]松溪扶貧工作打響百日攻堅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