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共同繁榮發展的時代樂章——從全國兩會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成就
2017-03-08 20:05:07?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蔡秀明 陳暉 |
分享到:
|
會當水擊三千里——在深度融入世界中共享發展機遇 “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左右。” 全國兩會上發出的信息,迅速登上世界各大媒體頭條。 “轉眼間,這些會議不再單純地關乎國內事務,它們事實上成為一個全球大國處理全球事務的場合。”英國《衛報》的評論,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同世界的深度交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身處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的“地球村”,中國積極自信同世界深度良性互動,尋求各方“最大公約數”,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詮釋。 互利共贏,構建共同發展的廣大“朋友圈”—— 中國東北,中俄跨黑龍江首座公路大橋施工現場,忙碌而有序;西南方向,渝新歐班列滿載貨物往來穿梭于歐亞大陸。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以超出預期的速度強勢推進,成果惠及世界。這個倡議就是“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過得好”的最佳注腳。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53個國家的直接投資達145.3億美元,中國企業對相關61個國家新簽的合同總額達到1260.3億美元。2016年11月17日,聯合國大會首次將“一帶一路”倡議寫入決議,得到193個會員國的一致贊同,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普遍支持。 “簽署協議、落實項目,人們不僅相信這一倡議的前景,也在扎扎實實地推動貿易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領域合作。”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魯德期待通過兩會了解更多“一帶一路”信息,進一步加大兩國合作力度。 義利相融,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網絡—— 中俄全面戰略協作迎來歷史最好時期,中歐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中國—拉共體論壇建立……秉持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原則,中國已同90多個國家和區域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基本形成覆蓋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異也是伙伴。這也是中國倡導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具體體現。 “面對加速演變的世界格局,中國全方位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承前啟后的外交布局已經形成。”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說。 擁抱世界,共建開放包容的利益共同體——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要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鄭重宣示。 在世界經濟低迷徘徊、保護主義抬頭的關鍵時期,中國向前一步,向世界發出了支持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清晰信號。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 推進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歐自貿協定談判、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推動APEC利馬會議通過《亞太自貿區利馬宣言》……中國致力于構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不斷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源頭活水。 全國政協委員陳健認為,在提倡區域貿易全方位合作時,“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充實了中國開放的理念,“沒有設置壁壘,而是廣交朋友”。 |
相關閱讀:
- [ 03-08]習近平的兩會時間|習近平為何在遼寧代表團談這些問題?
- [ 03-08]兩會社論: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 [ 03-08]萬紫千紅總是春——兩會會場上的亮麗風采
- [ 03-08]兩會就該多點像董明珠這樣敢說話的代表
- [ 03-08]外媒熱評兩會:中國已為世界經濟貢獻者、正能量、穩定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