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2017-03-09 07:20:20??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周冬 趙舒文 |
分享到:
|
鳳凰衛視記者:和去年相比,今年南海局勢有所降溫。雖然相關國家矛盾緩解,但域外國家并沒有放棄干涉,美國仍在加強在南海軍事部署,甚至有人認為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戰,你是否擔心中美在南海發生軍事沖突? 王毅:過去一年,南海潮起潮落,最終趨于平靜。形勢不是有所降溫,而是明顯降溫。這是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是地區之幸,也是世界之福。當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OC)正在得到全面有效落實,具體爭議已經重回由直接當事方對話協商解決的正軌。我們還正在同東盟10國推進“南海行為準則”(COC)的磋商,打造共同認可的地區規則。上個月底剛剛舉行的聯合工作組磋商取得明顯進展,已形成“準則”框架的第一份草案,中國和東盟國家都對此感到滿意。在這個時候,如果還有人想興風作浪、再生事端,不僅不得人心,也將遭到地區國家的共同抵制。我們決不會允許得來不易的穩定局面再受干擾和破壞。 中國人的海洋觀推崇鄭和,看重海洋合作,而世界上有些人信奉馬漢,熱衷控制海權。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希望海上的合作更多一些,各方的信任更增幾分。即使中美之間,只要轉變觀念,浩瀚的海洋也完全可以成為兩國合作的廣闊天地。 埃菲社記者:英國啟動脫歐程序,德國、法國將舉行大選。你如何看待歐洲的未來?如何看中歐合作的未來? 王毅:歐盟是二戰后啟動最早、發展最快的區域合作機制,目前歐盟面臨的挑戰恰恰可能是走向成熟的機遇。中國將繼續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希望看到一個更為團結、穩定、繁榮的歐盟。 我們重視歐洲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愿意同歐洲繼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愿意同歐洲尊重和照顧彼此合理關切,及時排除中歐合作的障礙;愿意同歐洲繼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愿意同歐洲共同提振世界經濟,完善全球治理,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健康發展。 中新社記者:外交部舉辦的省市區全球推介活動反響熱烈,看得出來,這幾年外交部在服務國內和地方發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你能否介紹有關情況? 王毅: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為國內發展服務是中國外交的應有之義、應盡職責。 這幾年,我們積極對外宣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幫助國際社會更加客觀了解中國,增添對華合作的信心。我們努力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已同30多個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協議,助力國內經濟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我們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權利。我們啟動省區市全球推介活動,一年來已為6個中西部省區市舉辦了推介,讓各省區市不出國就能與各國探討合作,讓各國使節不出京就能與各地交流對接。我們派駐世界各地的駐外機構每天在為國內開展對外合作提供信息,牽線搭橋。去年G20峰會之后,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呈現出新面貌,邁上了新臺階。大家都說,辦好一個會,提升了一座城。最終受益的是廣大老百姓。 發展是硬道理,為發展服務是硬任務。外交部將繼續主動配合各地各部門,把這項重要的任務做得更實、更好。 菲律賓通訊社記者: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就任后,中菲關系全面改善。中國將如何發展與菲律賓關系?你對今年中國-東盟關系發展有什么期待? 王毅:杜特爾特總統上任以來,妥善處理南海問題,積極改善中菲關系,這不僅符合菲律賓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地區各國的期望。對于菲律賓伸出的善意之手,我們當然也要張開合作之臂。中菲關系重回正軌,提升的是中菲友好,獲利的是兩國民眾,受益的是地區各國。這些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中菲關系原本應有的常態。 當前,中菲合作潛力迅速釋放。我們要把過去耽誤的時間補回來。去年10月至今不到半年,中國新增赴菲旅游團組近千個,進口菲熱帶水果20余萬噸,鐵路、橋梁、水壩等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加緊商談,一些項目有望今年開工。中國新任商務部長正在訪菲,這也體現了中方加強中菲友好合作的積極愿望。兩國同意建立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兩國海警建立合作機制。今天的中菲關系已經重新走上一條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正確道路,雙方應該把這條路走實、走好、走遠。 中菲關系雨過天晴,也為中國-東盟關系驅散了陰霾。去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今年又恰逢東盟成立50周年。25年是銀婚,50年是金婚。對地區合作來說,這兩年是“雙喜臨門”,要兩好并一好,好上加好。我們將支持菲律賓履行好東盟輪值主席國職責,助力東盟推進共同體建設。 我們愿做大互利共贏的蛋糕,深化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促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成果盡快落地,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談判盡早結束。 我們愿拉緊人民友誼的紐帶,共同辦好“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年”,努力實現2020年雙方人員往來3000萬人次,將人文合作打造成為雙方關系的新支柱。 我們愿提升瀾湄合作的水平,加快完成45個已經確定的早期收獲項目,啟動瀾湄合作專項基金項目申報。瀾湄合作的中國秘書處過幾天就將正式成立。我們希望瀾湄合作能成為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一塊金字招牌,為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推進地區一體化進程發揮更大作用。 北京電視臺記者:現在出國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中國公民在國外有困難,都會想到祖國。請問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為保護他們的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毅:說到領事保護,我不禁想到前不久發生在馬來西亞的沉船事故。一位獲救的中國同胞后來向記者說,當漂在茫茫的海里,食物和水即將耗盡,她鼓勵同伴說:“只要大使館知道了,就一定會來找我們,我們一定會獲救。”我們的同胞在生死關頭,第一時間想到使館,并把使館的救援作為堅持下去的勇氣,這對外交人員來說,是一份寶貴的信任,更是一份厚重的責任。面對這份信任和責任,我們義不容辭,必當全力以赴。 2016年,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處置了超過10萬起領保案件,我們成功解救了遭索馬里海盜劫持近5年之久的兩岸同胞,從局勢動蕩的南蘇丹安全撤離1000多名中國同胞,從遭遇地震、火災、暴風雪災害的新西蘭、以色列、日本等地轉移中國同胞上千人。哪里有困難和危險,哪里就會出現中國外交官的身影,哪里就會有五星紅旗在飄揚。 當前,我國內地居民每年出境人次已超過1.2億,連續6年年增1000萬人次,這個數字仍在繼續增長。領保工作面臨的任務越來越繁重。但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都一定要把領保工作越做越實,越做越好,讓黨中央放心,讓老百姓安心。 朝日電視臺記者:今年是中日邦交正?;?5周年,中方如何看待兩國經濟關系良好,政治關系停滯不前? 王毅:今年是中日邦交正?;?5周年,同時也是“盧溝橋事變”80周年。這兩個紀念日代表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條是和平與友好,一條是戰爭與對抗。80年前,日本全面侵華,給中國以及亞洲各國人民造成深重災難,最終自己也走向失敗的深淵。45年前,日本領導人反省歷史,同鄰國改善關系,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然而幾十年后的今天,日本國內有些人還在這兩條道路之間搖擺不定,甚至企圖開歷史倒車。我們希望一切愛好和平的日本人民能夠在這個重要的年頭,把握好國家前行的方向。 對于中日關系,中方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我們當然愿同日方改善關系,造福兩國人民,但日方需要先治好自己的“心病”,理性看待和接受中國不斷發展振興的事實。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去年11月,天網行動“百名紅通”頭號犯罪嫌疑人楊秀珠回國投案,在國內外引發巨大反響。你能否介紹一下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毅: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是在黨中央領導下,各部門齊心協力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外交部在其中也擔負著重要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部和各駐外使領館全力協助國內各主管部門,共從9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腐敗和經濟犯罪外逃人員2500多人,其中“百名紅通人員”38人。我們同世界上70個國家締結了引渡條約和司法協助條約,基本建成覆蓋全球各大洲主要國家的追逃追贓網絡。我們還通過主辦APEC、G20匯聚形成了國際社會反腐的共識。中國為此展示的決心和取得的進展,得到國際社會一致好評,樹立起良好國際形象。 外交部將繼續全力以赴做好這項黨中央重視、老百姓關心的重要工作。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消所有違法分子的幻想,讓他們明白:海外不是法外,避罪沒有天堂。 半島電視臺記者:目前中東局勢越來越復雜,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將會在該地區熱點問題上發揮什么作用? 王毅:當前中東再次處于關鍵十字路口,既存在動蕩加劇的風險,也蘊育著迎來和平的希望。 中方認為,要推動中東形勢朝正確方向發展,最重要的是三個堅持:一是堅持打擊恐怖主義這一重要共識。二是堅持政治解決熱點問題這一正確方向。三是堅持聯合國主導中東和平進程這一主渠道。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是政治外交手段解決爭端的范例,各方都應重信守諾,履行應盡義務,有效落實協議。 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持續的痛。和平可能遲到,正義不應缺席。中國堅定支持兩國方案,愿為重啟和談繼續斡旋。 澎湃新聞記者:我們看到新媒體正在深刻改變世界。請問王外長,中國外交是如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 王毅:面對新事物,外交部不會落伍,也不會缺席。近年來新媒體風靡世界,我們第一時間跟上了這股潮流。目前,“外交小靈通”已經擁有1200萬“通心粉”。外交部以及駐外使領館開通了130多個新媒體賬戶,其中就包括人氣很高的“領事直通車”微信平臺。通過這些新媒體,我們第一時間把國際時事、領事保護、對外合作等民眾關心的資訊“送貨上門”,同時快速回收各種意見、建議甚至是吐槽。可以說,新媒體使外交更接地氣、更有人氣,在外交部和社會公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更為直接的互動橋梁。 外交為民是中國外交不變的宗旨。下一步,我們將借助新媒體打造更多傾聽民意的“順風耳”,開設更多服務民眾的“直通車”,開辟更多海外領保的“生命線”。我在這里要發布一個最新信息。兩個星期后,外交部將正式推出12308的微信版,今后大家除了可以繼續電話撥打12308領保熱線之外,還可以通過它的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實時咨詢和求助,相信這將為廣大民眾帶來更多便捷。 記者會歷時2小時,近600名中外記者參加。 |
相關閱讀:
- [ 01-25]特朗普上任后動作迅速 內政外交政策有哪些變化?
- [ 12-13]宋濤會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會長
- [ 12-02]俄出臺新版外交政策構想 稱將強硬回擊不友好行為
- [ 08-16]特朗普外交政策出爐:以反恐劃線定盟友 嚴控移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