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爆CIA監聽全球智能設備,美國雙重標準遭俄媒譴責
2017-03-09 11:11:10??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華盛頓郵報》7日報道:“維基解密稱已掌握中情局黑客攻擊的工具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當你看電視時,是否想到美國中情局(CIA)正在注視你?”——維基解密3月7日公布了數千份據稱是來自中情局網絡智能中心的機密文件,這一戲劇性的新聞發布,把CIA實施黑客攻擊的工具箱亮在了全世界面前。在這個越來越依賴于數據的時代,無論是蘋果iPhone、黑莓或者三星,中情局可以解密所有的智能手機,可以通過進入APP查看隱私,可以將你的電視轉為收聽設備,繞過流行的加密應用程序,甚至有能力控制你的汽車進行一次暗殺行動……這是有史以來對CIA機密文件最大規模的披露,據美國媒體8日報道,美國情報部門正惶惶不安地應對這“第二個斯諾登事件”,盡管華盛頓方面尚未對所披露文件的真實性作出回應,各國輿論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追問中情局“是否對我們實施了黑客手段?” 據美聯社8日報道,目前還不清楚維基解密是如何獲得這8761份資料和文件的。如果中情局黑客攻擊工具箱的信息可靠,將破壞消費者對自己的計算機、移動設備和智能電視安全性的信心。 這8000多份文件涵蓋了許多技術主題,包括如何把智能電視變成即時監控設備,以及如何顛覆包括蘋果、谷歌和微軟等的操作系統的詳細信息。 中情局發言人7日稱:“我們不對所謂的情報資料的真實性或內容發表評論。” 美聯社稱,對維基解密的信息還不能馬上認證,但有情報專家說,它似乎是合法的,如果文件的真實性被正式確認,將代表維基解密及其盟友對美國情報界的又一個“災難性破壞”。 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工作人員斯諾登7日在推特上說:“維基解密所公開的文件確實非同小可,它們看起來是真的。”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機安全研究員韋弗表示,偽造大量數據并非易事,但也不是沒有可能。維基解密曾在公開數據時故意漏掉某份文件,也曾故意標錯竊取的數據,“但他們從來沒有故意捏造假信息”。 維基解密稱,這些文件是CIA內部組織開發的網絡入侵工具,其中包括惡意軟件、病毒、特洛伊木馬以及武器化的“零日(Zero Day)漏洞”攻擊(“零日漏洞”通常指軟件制造商還沒有修補的安全漏洞),主要是利用如蘋果、三星等消費者常用電子產品的安全漏洞來發動攻擊。 美媒稱,一些程序是中情局自行編制的,但英國軍情五處似乎參與了入侵三星電視的間諜程序。中情局還有一支特別隊伍,專門攻擊蘋果手機和電腦。 《紐約時報》稱,從攻擊項目所用代碼推測,中情局雇用的黑客多為年輕男性,因為大量的項目名稱是“哈利·波特”、熱門網游名稱以及治療多動癥的藥物“Adderall”,還有一些項目使用威士忌酒的著名商標為代號。 而另一方面,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周二宣布,計劃從3月20日開始舉行一系列公開聽證會,作為調查“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的一部分。針對維基解密網站披露中情局的黑客行為,俄聯邦委員會議員普什科夫8日對俄媒稱,看來美國最近強烈譴責俄羅斯黑客攻擊是一次“佯攻”,其目的是掩蓋中情局的全球性大規模黑客行動。他諷刺說:“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稱從不監聽任何人。只是美國情報部門監視全球的智能手機、電腦操作系統及網絡電視等。” 俄政治學家科爾杜諾夫8日對俄BFM網站稱,從維基解密透露的消息可以看出,西方有關俄情報部門參與對其實施網絡攻擊的說法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這些很可能是美國中情局所為,并將其嫁禍到俄羅斯黑客身上。這充分證明了西方和美國的虛偽性。他們在指責俄羅斯的同時,自己卻在從事間諜活動,這是雙重標準,應當受到譴責。 《紐約時報》8日則報道稱,華盛頓戰略與國家研究中心的網絡安全專家路易斯說,也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性,即俄羅斯等國通過黑客技術獲取文件,然后透露給維基解密。 “此次爆料帶有斯諾登事件的回聲。”英國《金融時報》稱,那次事件曾引發一場國際政治風暴。“美國蘋果和谷歌等設備幾乎控制著全球90%的網絡使用”,德國《商報》8日稱,未來各國在網絡保護上會更加嚴格。計算機科學教授格林8日對卡塔爾半島電視臺說,也許中情局的手段并不針對“普通百姓”,“但我擔心的是,其中一些可能會被犯罪組織或恐怖分子利用,成為一種新的網絡武器。”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青木 馮國川 柳玉鵬】 |
相關閱讀:
- [ 03-09]維基解密:美國中央情報局可以入侵任何設備
- [ 03-09]“維基解密”曝光中情局黑客中心
- [ 03-09]“維基解密”曝CIA竊聽全球智能設備 美方拒回應
- [ 03-08]維基解密曝光美中情局所用黑客工具 甚至能監聽電視
- [ 03-08]維基解密:全球智能手機成CIA竊聽器 關機仍能錄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