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記者眼中的中國兩會:觀察中國發展最佳窗口
2017-03-11 11:01:1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林雯晶 |
分享到:
|
一年一度的中國兩會,不僅是國人矚目的政治盛事,也是各國媒體聚焦跟蹤的新聞盛事。兩會新聞發布會、地方代表團開放日現場、“部長通道”上,到處可以見到扛著“長槍短炮”、舉著錄音筆的外國記者,他們用敏銳的新聞觸覺捕捉新聞亮點,向世界傳遞他們眼中的中國故事和中國方案。 “兩會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 專程從新加坡趕來參加報道的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新聞組主任韓詠紅告訴本報記者,這次《聯合早報》投入的采訪力量是6人,其中包括總部派遣的3人。曾任《聯合早報》駐華記者、有過多次兩會采訪經驗的韓詠紅說:“每次采訪兩會都會有收獲,這畢竟是中國最集中、范圍最廣的參政議政平臺和政策宣示平臺。” 意大利發行量最大的綜合財經類報紙《24小時太陽報》首席駐京記者麗塔·法蒂古索今年已是連續第四年報道兩會。她明顯感覺到,中國兩會的組織工作越來越完善有序。“我要特別感謝兩會的主辦方在人民大會堂北門內設立的‘部長通道’,讓我們外國記者也有機會向部長們直接提問。”韓詠紅則評價說,兩會為外國媒體提供了“近距離觀察中國部長的風采、了解新一代中國政壇精英的思路和風格”的機會。 “兩會是一個新聞富礦,是觀察中國發展的最佳窗口,很多政策措施在這個時候集中發布。”德國《世界報》駐華記者約尼·埃林對本報記者說。為了參加各場新聞發布會,他和其他的德國同事需要很早就去排隊。他說,這一細節足見中外媒體對兩會的高度關注。埃林為兩會的信息發布和新聞服務點贊,“各方面的信息材料和服務都很齊全”。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駐京記者許宇民對本報記者表示:“兩會為外國記者的采訪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這體現出兩會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兩會現場提供了同聲傳譯服務,人大和政協還分別設立了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會議時間安排以及會議講話材料,我們查詢起來非常方便。” “中國的經濟地位舉足輕重” 中國兩會議題豐富,各國記者報道各有側重。韓詠紅表示,作為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最關心的話題是“面對劇烈變化的國際形勢和地區環境,中國在處理對外關系,尤其是與美國及東盟國家的關系方面會有什么變化”。此外,世界經濟面對諸多不確定性,《聯合早報》希望了解中國會采取什么措施來防范金融風險,保持經濟穩定。該報同時也關注本次兩會在全面深化改革、法治等方面有什么實質性措施。 “我很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因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許宇民介紹說,亞洲新聞臺每天24小時不停播放,兩會期間每個小時都會在頭條位置播出有關中國兩會的新聞,其網站也高頻率發布有關兩會的消息,最關注的話題是經濟、外交和環境問題。他說,“我對環保部部長的記者會很感興趣,因為全世界都很關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會采取哪些措施來治理霧霾。” 法蒂古索告訴本報記者,《24小時太陽報》的報紙和網站每天都在刊發有關中國兩會的文章。今年她最關注的議題是中國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軍費開支、去產能和“一帶一路”等。在3月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法蒂古索向全國人大發言人傅瑩提出了“中國如何加速成為世界公民,從而保障一個新的國際秩序”的問題;在3月7日的記者會上,她向財政部部長肖捷提出了“中國如何控制地方政府債務”的問題。兩次面對面提問中國官員,法蒂古索都得到了讓她印象深刻的滿意回答。她還參與了廣東、湖南和山西三個代表團的開放日現場采訪,因為“采訪中國地方代表團,對我的報道來說非常重要”。 埃林最關注的話題是中國的改革進程、市場開放,以及中國的二孩政策。他說,“中國經濟在世界上占據重要地位,德中經濟合作廣泛,因此中國經濟形勢、改革進程、市場開放等都是德國各界非常關心的話題。”“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有很多相似之處,雙方需要相互借鑒,而中國的許多經濟改革措施,也能最先在“中國制造2025”中得到體現和落實。二孩政策則涉及中國未來勞動力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也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很有說服力” 蘭達是埃及中東通訊社派駐中國的唯一記者。參加兩會采訪的她告訴本報記者,阿拉伯國家的民眾主要關注三大類議題:一是中國對中東地區的政策,尤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具體落實措施;二是中國的外交政策,這對于世界政治格局有著重要影響;三是中國國內發展情況,如工業發展、城鎮化、環境保護等,這些治國經驗可供阿拉伯國家借鑒和學習。蘭達表示,隨著阿拉伯國家民眾對于中國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會有更多的阿拉伯記者同行來到北京工作,參與兩會報道。 哈薩克通訊社駐華記者薩德克·阿克扎諾夫今年是第三次參與兩會報道。他對本報記者表示,兩會作為中國重要而權威的政治事件,在對中國全年度經濟、社會建設提出新任務的同時,也為中國對外關系的發展走向定調,許多哈薩克斯坦讀者對此十分關注。他認為,“兩會代表們提出的很多提案、議案具有針對性,政府也會據此制定正確的、科學的政策,中國的政治制度受到了民眾的擁護。” 阿克扎諾夫說,他對報告中“中國制造2025”很感興趣,因為在哈薩克斯坦也有類似的計劃,哈中兩國在這個方面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此外,阿克扎諾夫注意到“一帶一路”是報告中的高頻詞。“哈薩克斯坦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國家,也希望與中國繼續加強互惠互利的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本報記者王恬、楊迅、暨佩娟、黃發紅、劉睿、謝亞宏) |
相關閱讀:
- [ 03-11]福建社科院研究員潘叔明: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優勢
- [ 03-11]訪全國人大代表張玉珍:加強監管,讓危險廢物“轉危為安”
- [ 03-11]全國政協委員李明蓉建議: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
- [ 03-11]全國人大代表翁國星建議:完善大病保險制度
- [ 03-11]全國人大代表夏鵬建議:建立精準扶貧小額貸款風險補償制度
- [ 03-11]兩會聚焦:清新福建 生態領跑
- [ 03-11]住閩全國政協委員討論加強和改進政協民主監督工作
- [ 03-11]福建代表團全團會議審議民法總則草案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