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成功的代價”理論認為,活得更長可能意味著個人在經歷威脅生命的疾病活下來后,最終要承受慢性健康問題的困擾。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道 外媒稱,研究表明中國的老年人壽命更長,對衛生體系和社會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法新社3月9日報道,科學家們說,中國80歲以上老年人的數量和比例都在增加,但是他們的精神和身體健康狀況似乎在下降。 通過比較1998年和2008年對將近2萬名80到105歲的老人的醫療數據和調查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自世紀之交后,中國“高齡老人”的人數增加了。 他們在發表在《柳葉刀》醫學期刊上的文章中說,在這十年期間,80-89歲的老人和90歲以上老人的死亡率下降了將近1%。100歲以上老人的死亡率下降了將近3%。 在中國,“80歲以上”老年人群體是迄今為止增長最快的年齡組。然而與此同時,他們的身體和認知能力出現了小幅但是卻明顯的下降。一些簡單的任務,例如從椅子上站起來,或者從地板上撿起一本書,變得更難完成,而且他們的記憶力測試成績也有所下降。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認為:“這對衛生體系和社會護理都帶來了明顯的政策影響,不僅僅在中國,在全球也是如此。現在迫切需要更多政府資助的公共和私營項目和企業提供服務,以滿足迅速增長的老年人群體的需求”,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 矛盾的是,2008年的調查中的受訪者反映,完成日常活動時,例如吃飯、穿衣和洗澡,不像早出生十年的老人那樣困難。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曾毅的率領下,這些科學家把這歸因于便利的設施和工具,但是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報道稱,這一發現表明了兩種評估老年人群體的方法之間的拉鋸戰,不管是在富裕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 一種方法強調“成功的好處”:因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的醫療保健和更高的收入使得失能水平降低,老年人更長壽。 與之相反,“成功的代價”理論則認為,活得更長可能意味著個人在經歷威脅生命的疾病活下來后,最終要承受慢性健康問題的困擾。 這項新研究表明,這兩種理論都發揮了作用,而政府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調整。 曾毅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一發現為人口老齡化社會提出了明確警告。”他說:“盡管人們的壽命增加,但影響健康的其他因素有的在改善而有的則在惡化,這在高齡老人中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和社會需求。” 研究人員說,不管這意味著為失能老人提供長期護理,還是為健康的老人提供工作和社交機會,適應老齡化人口都需要計劃和投資。(編譯/劉曉燕) |
相關閱讀:
- [ 03-11]外媒關注中國進口消費:90后成主力 奶爸辣媽潛力大
- [ 03-10]外媒:中國最大導彈制造商研發隱形無人機
- [ 03-10]外媒: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功試射一枚彈道導彈
- [ 03-10]外媒:瑞士一家咖啡館發生槍擊事件 致2人死亡
- [ 03-09]外媒稱中國軍費增幅7年來最小 與美形成反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