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3日電 (何路曼)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近200個國家或地區元首中,只有10%為女性,其中一半是所在國家第一次由女性執掌,這已經是10年前的一倍多。今天,女性政治家早已褪去政治花瓶的標簽,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到了政壇的金字塔尖。
然而,政壇不相信眼淚,“女性的軟肋是政治,女政治家的軟肋是性別”。縱觀近年來,不少女性在政治生涯中一波三折,深陷泥潭,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隨著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因“閨蜜干政”事件被彈劾下臺,女性如何在如履薄冰的政壇中保全自我,生存下去,成為一項值得思考的議題。
“鐵娘子”——巴西前總統羅塞夫
3年獄中生涯,被彈劾下臺

她是巴西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也是巴西歷史上首位遭彈劾解職的總統,她是素有“鐵娘子”之稱的巴西前總統羅塞夫。
年輕時就開始從政,打過游擊戰、關過監獄、受過酷刑。3年獄中生涯過后,重拾學業拿下經濟學碩士學位。她曾患惡性淋巴腫瘤,經歷4個月化療后奇跡般康復。為了競選,她甚至整容、洗牙,令自己煥然一新。
然而,經濟空前衰退,政治危機嚴重,巴西石油公司爆出貪污丑聞,政治精英涉嫌腐敗……多重因素把羅塞夫逼到了被彈劾的地步,她的支持率跌到個位數。
2016年8月31日中午,巴西參議院最終表決通過總統彈劾案,羅塞夫被罷免職務。她說:“我有很多缺點,但其中不包括不忠和懦弱。我不為權力而戰,而是為人民和我的國家而戰。”
“天然氣公主”——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
三起三落官至總理,兩度入獄

她出身貧寒,個性堅韌,曾壟斷烏克蘭天然氣供應。她商而優則仕,三起三落官至總理并兩度入獄,她是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
2005年,季莫申科出任烏克蘭總理。與此同時,俄羅斯宣布將立案調查其涉嫌行賄一事,她甚至出現在了國際刑警組織的通緝名單中,但最終由于缺乏證據指控被撤銷。
2010年,季莫申科在總統大選中遭遇滑鐵盧,輸給亞努科維奇。亞努科維奇上臺后,季莫申科和俄羅斯2009年簽署的天然氣協議被指是濫用職權而簽署的高價進口協議,使烏蒙受1.9億美元損失。一時間,曾經的“公主”變成了叛國的罪人。最終,法院判定季莫申科濫用職權罪名成立,入獄7年。
2014年2月22日晚,亞努科維奇倒臺,季莫申科被最高行政議院無罪釋放,并在首都基輔獨立廣場發表演講,呼吁獨立廣場上的支持者們在沒有達到所有預期目標之前一定要堅守信仰。
“泰國之花”——泰國前總理英拉
遭瀆職指控,被判違憲解職

2011年8月,她以泰國首位女總理的身份開始執政,登上政壇頂峰時年僅45歲,并在2年多里保持政局穩定。然而,她未能扭轉泰國的亂局,并最終被憲法法院判決違憲解職,她是泰國前總理英拉。
這位美女總理可謂仕途多舛,一向以溫柔、親和著稱的英拉在執政以來就遭到反對派的窮追不舍。
2014年5月,英拉因“大米收購案”被泰國憲法法院判決違憲并解職,隨后還遭到瀆職指控。罪名成立后,英拉要面臨5年不能從政的懲處,甚至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這朵“泰國之花”的前路可謂艱險。
“杰出女性”——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
卸任后被指貪污,監禁醫院5年

她多次被評為“杰出參議員”,也被多個組織評為“杰出女性”。她對菲律賓的改革、就業等多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但也涉及多宗腐敗案,她是菲律賓第二位女總統阿羅約。
現年69歲的阿羅約曾在2001年至2010年間擔任菲律賓總統。2011年,她因涉嫌競選舞弊被拘留,獲得保釋后又被控濫用彩票基金,被監禁醫院長達5年。
2011年11月18日,菲律賓選舉委員會正式以“操控選舉”的罪名起訴前阿羅約,并向其發出逮捕令,但阿羅約堅決否認一系列指認。
2012年7月25日菲律賓帕賽市地方法院批準阿羅約繳納100萬比索保釋。但2012年10月,阿羅約又因被指控涉嫌濫用菲律賓慈善彩票署資金,遭警方在病房內逮捕,一直被羈押。
“母企鵝”——阿根廷前總統克里斯蒂娜
離任后遭訴訟,稱被“迫害”

與多數政壇女強人的硬朗外表不同,她向來衣著時髦、舉止優雅。她不僅關注慈善福利事業,更積極參與政治決策。她被支持者們稱為“母企鵝”,她是阿根廷前總統克里斯蒂娜。
1983年,克里斯蒂娜步入政壇,并從1995年開始先后4次擔任聯邦議員。2007年10月29日,克里斯蒂娜在大選中獲勝,成為阿根廷歷史上第一位民選女總統,之后于2011年連任,并在2015年12月卸任。
雖然順利度過了任內的政治生涯,但2016年12月27日,因涉嫌向有關企業進行利益輸送,阿根廷聯邦法院法官決定對克里斯蒂娜啟動訴訟程序。
阿聯邦法院法官說,將以同謀罪和管理不善罪對克里斯蒂娜提起訴訟,并凍結其名下資產。對此,克里斯蒂娜拒不認罪,稱這是現任政府對她的“政治迫害”。
“鐵蝴蝶”——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
兩次當選總理,遭暗殺身亡

她是伊斯蘭國家中的第一位女總理,從小聰慧過人的她出身政治世家,卻在54歲時遭到暗殺離世,她是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
兩次當選總理,兩次被罷免,期間9次被軟禁或入獄。1999年,貝·布托被迫流亡海外。巴政府曾連下兩道通緝令通緝貝·布托夫婦。但惡劣環境沒能熄滅貝·布托內心對政治的渴望,在海外流亡貝·布托積極與各種在野勢力接觸,為回國參選做準備。
2007年12月27日,貝·布托在競選集會結束后遭到暗殺,雖然被立即送到醫院接受緊急手術治療,但她的頸部與胸部均直接中彈,在襲擊發生后約1個小時,貝·布托不幸離世。
斯人已逝,縱觀女性政治家在政壇風云變幻間單薄佇立的身影,仿佛透過歷史煙云望見曾經的貝·布托對現在的人傾訴:“作為一名女政治家,是不容易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