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提案與一群“職業沙手”的十年科考
2017-03-13 12:10:4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蔡秀明 林雯晶 |
分享到:
|
零的突破,新的起點 對于盧琦和科研人員們來說,零的突破不過是新的起點。繼2007年首戰告捷之后,2008、2009年,都有科考隊員再赴庫姆塔格做進一步考察,累計行程超過15萬千米。歷時三年的庫姆塔格沙漠綜合考察項目一期結束后,科研團隊將眾多重大階段性研究成果凝聚于《庫姆塔格沙漠研究》《庫姆塔格沙漠風沙地貌》和《庫姆塔格沙漠地理圖集》三本專著中。 此外,科研團隊還出版了兩本科普圖書《庫姆塔格,不再遙遠》《沙山有約:首次庫姆塔格沙漠綜合科學考察隊員手記》。作為編著者之一,盧琦對科普的熱情不亞于科研,“科學家不能只是‘悶頭’做學問,還要向大眾進行科學傳播,如果你的科研成果出來了,老百姓卻什么都不知道,那不就成了自娛自樂了嗎?所以,我們想讓大家都認識庫姆塔格,走近庫姆塔格,了解保護荒漠生態的意義?!?/p> 2011年4月,《庫姆塔格,不再遙遠》首次印刷,同年,沙漠考察項目二期又緊接著上馬?!岸谖覀儼芽疾旆秶鷶U大了,將沙漠北邊的噶順戈壁也包括進來,在‘新地區’做一些基礎數據方面的‘老工作’,在一期去過的‘老地區’做一些更深入細致的‘新工作’。”二期科考項目主持人吳波研究員如是說。 除了新地區、新工作,還有新成員。與首次科考的“和尚”陣容不同,二期項目開始有女隊員加入,“一期的時候連路都沒摸清,太危險;一個人每天發四瓶礦泉水,平時根本沒法洗漱;這樣嚴酷的條件,女隊員有諸多不便?!北R琦說,“二期不一樣了,雖然還是不能洗漱,但是路線我們已經基本摸清了,初步設立了幾個大本營和臨時營地,把通過遙感技術做好的路線圖輸入到機器里,相當于沙漠有了‘導航’?!?/p> 賈曉紅,參與項目二期的女隊員之一,從2012年到2014年,連續三年赴庫姆塔格沙漠進行考察,主要負責植物研究和后勤工作。提起考察過程的艱辛,賈曉紅說,他們的車常常被一面墻那么高的沙塵暴追著跑,沙粒打在腿上像石頭砸人一樣疼,但她也說:“既然來了,就要勇敢面對?!?/p> 讓賈曉紅印象最深刻的記憶,與雙峰野駱駝有關。“那天已經很晚了,我睡在帳篷里,忽然覺得外面有什么動物正貼著帳篷聞我,當時緊張壞了?!备鶕瓶紙F隊嚴格的紀律,要盡力保護當地的珍稀野生動物,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隨意傷害它們。“第二天早上起來,我看見營地附近有野駱駝的糞便,知道不是猛獸,這才松了一口氣。” |
相關閱讀:
- [ 03-13]12位國務院負責人 "兩會部長通道"掀高潮
- [ 03-13]兩會輿情觀察:高考取消英語考試 超八成網友支持?
- [ 03-13]“兩會”新期待:生態更美好
- [ 03-13]95后兩會志愿者:起床最艱難 開始看新聞了
- [ 03-13]兩會小知識:人大代表議案與政協委員提案有何不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