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成為了最近幾周共享單車行業的關鍵詞。據了解,繼2月底多家平臺推出周末免費騎活動之后,三月初小藍單車也宣布免費騎行一周,而在上周兩會期間,摩拜和ofo又再次同時宣布免費騎行。 一輪又一輪的免費活動背后,都是各共享單車平臺燒錢鞏固市場地位的表現。而在強勁的優惠刺激下,單車的活躍用戶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在共享單車市場熱度不減的大背景下,產品和服務質量上的問題反而越發突出。 3月14日,一條“上海共享單車標準已編制”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標準中提到的自行車不能載人、單車需安裝GPS、連續使用三年強制報廢、押金退回時間不超過7天、滿12歲才能騎的規則,無一不切中共享單車行業的痛點。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無疑是一個好的開端,能夠帶動其他省市對于共享單車行業的關注和引導。從而進一步明確共享單車市場的管理標準,使行業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 質量服務兩手抓 對于網上流傳的這條“上海共享單車標準已編制”的消息,記者從上海質量技術監督的官網上找到了該平臺于3月8日發布的信息,該報告指出,“全國首個依托區域協作制訂的《共享自行車服務規范》、《共享自行車技術條件第1部分:自行車》、《共享自行車技術條件 第2部分:電動自行車》等三個共享單車團體標準日前完成編制,將于月底前公開征求意見”。 而從廣為流傳的征求意見稿內容上來看,上海市這次所制定的標準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分別在硬件技術方面和服務規范上對共享單車平臺做出了相應的要求。 首先,在技術方面,對共享單車的硬件設施和單車質量給出了明確的標準,具體到零部件上來說,提到了對鎖具、實心輪胎、整體車輪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在新規之下,大規模采用充氣輪胎的單車平臺如ofo會受到很大影響,需要選擇更換輪胎與車鎖,甚至需要更換新車型,而這都需要耗費巨大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 同時,在使用年限上,提出了連續使用三年則強制報廢的規則。報廢車輛不允許進行拼裝、修理后再投入市場,不允許社會車輛進入共享自行車服務。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就目前市場上的平臺而言,許多單車的預計使用周期在1年到2年之間,生產成本也以幾百元為主,這樣的共享單車質量可能難以符合新規范的要求,或將面臨大規模的調整。 其次,在服務運營方面,明確了共享單車必須具備衛星定位(GPS)和互聯網運行的功能,實現對共享單車的遠程監控和顯示統計,并能夠在電子地圖上顯示共享單車,方便用戶查找和平臺防盜追蹤;使故障車輛能夠得到及時的修理;使政府能夠實現監管。 同時,相關方面擬規定共享單車的押金退回時效不超過7天,運營平臺對用戶在使用共享單車服務過程中所造成的人身傷害賠償標準不低于15萬元。 規范化時代到來 可以說,共享單車行業自出現以來就呈現出了“野蠻生長”的態勢,并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從客觀的使用需求上來說,由于車輛的使用頻率高,停放條件差,騎行距離遠等特點,對于產品的質量要求就需要更為嚴格的把控。而在服務質量方面,車輛亂停亂放、服務管理人員缺失、押金管理不明等問題的出現,也考驗著不同運營平臺的服務水平和能力。 而上海此次的標準,可以說就為整個共享單車市場的規范化運營做出了表率。據記者了解,此前就已經有多家平臺和各界代表呼吁加強對“共享概念”的監控和引導,但是因為市場環境的復雜和不同平臺運營狀況的差別,需要前期大量的調研工作。有業內人士就向記者表示,此次的征求意見稿,主要就是從產品質量和硬件技術這樣的方面入手,先提高行業的安全門檻,后期肯定還會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地完善和調整。 對于意見稿的具體內容,多家共享單車平臺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都表示,會與政府積極溝通,也在不斷調整發展策略和產品設計。其中,針對GPS安裝問題,ofo方面負責人就表示公司已與中國電信、華為合作,共同研發新一代物聯網共享單車,具備GPS精準定位功能。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上海提出共享單車行業標準的方案,越來越多的城市會相繼出臺相關的法律規范,可以說2017年將會迎來共享單車的監管年。 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榮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規范用戶行為是企業責任的一部分,政府的引導管理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律師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這次上海質監局所頒布的服務規范雖然不能被看作是國家行政層面上的文件,但仍能夠提升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的安全標準,是一個好的開端。根據業內消息,政府層面制定的《上海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初稿也已形成,正在征求意見。 而完善的共享單車管理體制,除了需要政府不斷加強政策上的引導和規范,企業通過提高技術手段來完善線下及線上的服務管理,市民也應該自覺提高自身行為準則,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 |
相關閱讀:
- [ 03-15]福州探索共享單車共管新模式 政府多給地企業更給力
- [ 03-15]共享單車成本價格普遍上漲 平臺回應:車價沒漲
- [ 03-15]外媒關注中國共享單車大戰:燒錢搶份額 毀損率高
- [ 03-14]治理“共享單車”更需政府企業精誠合作
- [ 03-13]共享單車面世近一年再調查:騎到故障車也扣費問題凸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