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的5座地中海島嶼上,上萬名來自中東地區的難民滯留在擁擠的難民營,遲遲不能獲得進入歐洲的資格,生活狀況痛苦。國際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16日說,難民營兒童的精神健康令人擔憂,試圖用自殘、自殺和嗑藥擺脫“無盡的悲慘”。 【在滯留中絕望】 2015年,上百萬來自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的難民和非法移民涌入歐洲,他們中許多人走的是從土耳其前往希臘島嶼的“東地中海路線”。 為控制難民潮,歐洲聯盟2016年3月18日與土耳其達成一項“援助換遣返”的難民安置協議。根據協議,難民必須獲得避難資格才能進入希臘內陸,非法入境者將被遣送回土耳其。由于申請程序冗長、前期積壓的工作多,眼下仍有1.4萬名難民滯留在5座希臘島嶼上,人數是當地難民營承受能力的兩倍。 “救助兒童會”16日發布報告,正值歐盟與土耳其達成難民安置協議一周年之際。路透社援引提前獲得的報告文本說,難民營兒童對能夠離開希臘、進入歐洲完全不抱希望,變得越來越不耐煩,言語上和行為上非常好斗。 報告說,自協議生效以來,難民營內兒童的精神狀況“急劇惡化”,痛苦的生活狀況導致兒童焦慮、抑郁,攻擊他人、自殘等現象增多。“救助兒童會”工作人員親眼目睹他們自殘、試圖自殺,這些孩子中最小的才9歲,而且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 一名12歲的孩子在看到別人試圖自殺后,也試圖自殺,并拍下這一過程。 【在“監禁”中麻痹】 報告說,擁擠的難民營內,生活“沒有尊嚴”“如同監禁”,人們爭奪毯子、食物、溫水,爭奪可以睡覺的不潮濕的地方或醫療救助的機會。 “救助兒童會”的合作伙伴Praksis的一名工作人員在報告中說:“生存狀況令難民們希望破滅,讓他們覺得自己像動物、像物件,或者說,不像個人,只是下等人。” “這種環境把平靜、充滿夢想的孩子變成以破壞財物、傷害他人或自己為樂的人,”報告援引另一名Praksis工作人員的話說。 報告說,不少難民營兒童用毒品麻痹自己。“他們說,感到很糟糕,然后,某些人給他們提供‘藥片’,保證這會讓他們感覺好些……他們就這樣染上了毒癮。”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菲利波·格蘭迪去年12月說,現階段,全球流離失所的兒童總數已超過2800萬,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盡管兒童只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但是兒童在世界難民總數中所占比例超過51%。(吳寶澍)【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9-15]難民危機考驗歐洲價值觀 “德國患上自虐的圣母病”
- [ 11-13]印度穆斯林慶祝穆哈蘭姆月“自虐”鞭打自身
- [ 05-20]石原慎太郎:若將二戰日方罪行定為侵略是自虐
- [ 05-09]美專家稱日反省歷史不是自虐 領導人須自我克制
- [ 04-10]日擬討論修改教科書審定標準 稱造成自虐歷史觀
- [ 04-04]印度信徒熱沙上打滾 以"自虐"祈福
- [ 08-31]殘忍!國外“自虐式”的時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