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7日電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距今已6年,當地重整任務依然艱巨。在核輻射區清除核污染是個長期工程,這6年來,究竟是誰在福島從事“除染”工作呢? 【危險中隱藏的騙局】 新華社記者2月下旬去福島進行了實地探訪,驚心景象仍歷歷在目。站在核電站機組西側海拔35米的高臺上俯瞰機組時,輻射檢測儀的最高值竟超過每小時150微希沃特,是東京日常水平的3000多倍,儀器震得記者手發麻。 在這種惡劣環境下勞作的健康成本可想而知。讓記者更為震驚的是,在福島從事“除染”工作的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被無良企業誘騙到這里來的難民。孟加拉國難民侯賽因·莫尼和侯賽因·德羅阿萊就是這樣來到福島縣飯館村的。 據日本《中日新聞》報道,日本的一位孟加拉國老鄉將二人介紹給一位自稱來自人才派遣公司的男性。這名日本男性對兩人說,“除染是為國工作,因此可以延長簽證”,莫尼和德羅阿萊信以為真。對尋求政治避難的在日外國人來說,他們的難民身份獲批前,每次只能獲得為期半年的簽證。他們對于能否獲準留在日本惴惴不安,因此愿意抓住“每一根稻草”。然而,當他們干完活后去仙臺入國管理局辦理“在留手續”,并對工作人員說“我們干了除染工作”后,工作人員卻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說什么呢?不明白。”這時他們才發覺被騙。再找那家雇用他們的名古屋建筑公司時,他們發現公司早已改了名字,位于福島的事務所也已人去樓空。 【不懂日語的“除染”工人】 “要是日本人不干,也只能外國人干了,”在福島建設核污水貯藏罐的日裔巴西人石川剛霍尼(音譯)對日本《每日新聞》說。出生于巴西的石川是另外一支外國人隊伍中的“包工頭”。他反映稱,政府要求工人接受防輻射教育的程序形同虛設:大多數外國工人并不懂日語,東京電力公司發放的防輻射手冊都是日語或英語,很難讀懂,現場也沒有翻譯。 據莫尼和德羅阿萊回憶,2015年1月至3月前往福島進行“除染”工作時,現場約20人的工作隊伍中,大約半數都是外國人,他們都被懷疑是在申請難民資格,包括印度人、斯里蘭卡人、孟加拉國人等。盡管兩人2013年來日本之后努力學習日語,前往福島前也接受了一些有關輻射的知識講解,但對當地輻射情況依然懵懵懂懂。他們每天在福島縣飯館村的工作就是帶著口罩和手套、從早到晚用鐵鍬清理污染土等。雖然作業人員所受輻射量一直受到監測,不過“隨身攜帶的輻射檢測儀一直響個不停,讓人害怕”。 |
相關閱讀:
- [ 03-17]北京排查進口食品 暫未發現核輻射區食品
- [ 03-17]多數電商下架日本核輻射區食品 百余家營業主體被查
- [ 03-16]北京暫未發現日本核輻射區食品 711下架日本進口食品
- [ 03-16]日本核輻射污染區食品驚現中國市場
- [ 03-16]3·15曝日本核輻射食品:進入國人腸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