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伊拉克駐華大使艾哈邁德·貝爾瓦利。新華網發 新華網北京3月17日電(記者吳昭君羅梓維)中國兩會剛剛結束,伊拉克駐華大使艾哈邁德·貝爾瓦利近日就中伊關系、“一帶一路”倡議和兩會熱點話題,接受了新華網專訪。貝爾瓦利指出, “一帶一路”倡議以友好、發展的方式加強各國聯系,擴展各國關系,對中東地區的和平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新華網:請問大使閣下如何評價中伊關系? 貝爾瓦利:中伊關系歷史悠久,一直保持友好,相互理解。在伊拉克發生巨變、歷經艱難時,中國一直在幫助和支持我們。眾所周知, 1958年,伊拉克從君主制改為共和制時,兩國就建立了外交關系。盡管兩國的民間交往千百年來一直存在,但在伊拉克建立共和國后,兩國才正式建交。從那時起,兩國一直關系友好,均衡發展。盡管2003年后,伊拉克國內動蕩,處境艱難,但中國理解我們的苦難,并一直給予支持。 除了政治上互信友好,兩國的經貿關系也充滿活力,這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中國是伊拉克石油出口的最大買家,其次是印度。在伊拉克各領域有很多中國公司的投資和業務,幫助重建伊拉克由于戰爭和經濟封鎖毀掉的基礎設施。 伊中兩國都是文明古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我認為國家之間除了政治與經濟交往,文化交往也同樣重要。我們兩個民族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對世界面臨的問題、解決方法以及世界的未來與其他國家的見解或許有所不同。但伊拉克十分重視兩國源遠流長的友好關系,并希望未來兩國關系不斷發展。 新華網:說到兩國經濟關系,中國對伊拉克能源、基礎設施、電力、交通等領域的重建方面給予幫助,您能否介紹一下兩國的交流與合作的現狀? 貝爾瓦利:七十年代兩伊戰爭前,伊拉克是一個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能夠為其他國家提供貸款和幫助的富國,但是由于過去三十年戰爭頻繁和經濟封鎖,伊拉克成為一個背負巨大債務、政治孤立、人民生活水平在聯合國貧困線以下、基礎設施損毀殆盡的國家,尤其是在2003年,伊拉克面臨巨大的困難。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計劃在各領域進行基礎設施重建,特別是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眾所周知,伊拉克是石油出口國,石油是伊拉克最重要的商品,從伊拉克進口的貨物中90%來自這一領域。但在這一領域,我們也需要中國和中國公司的大力支持。中國是伊拉克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為伊拉克石油作出巨大的貢獻。由于經濟危機,在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下,伊拉克無法完成石油工業的基礎設施重建,因此我們歡迎中方與伊拉克政府合作,投資石油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伊拉克從2003年開始遭受電力短缺問題,盡管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和力量,直到現在我們也無法滿足國民的電力需求。中國公司的投資和合作在發電廠建設、為伊拉克各地供電方面提供了巨大幫助。中國公司為伊拉克道路、橋梁和房屋建設作出了貢獻,伊拉克缺少兩百萬套住房,這是中國公司投資的巨大機遇,我們歡迎中國公司,并會為其提供便利。雖然在伊拉克有一些中國公司,但兩百萬套房屋建設是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時間。此外,伊拉克也受益于中伊關系,能夠借鑒中國在經濟建設、教育、醫療等多領域的經驗。 新華網:這是否意味著伊拉克市場各領域的大門完全向中國投資者打開?在新形勢下,作為新任駐華大使,您對雙方合作是否有下一階段的戰略性計劃或者特定目標,從而將中伊關系提升到一個新階段? 貝爾瓦利:是的,對于我們來說,在2003年前由于政治條件、國際和地區環境的原因,伊拉克與一些特定的國家有著政治關系,一些國家例如中國當時是伊拉克非常重要的經濟伙伴。2003年后,伊拉克經歷巨變,其它國家特別是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也開始在伊拉克尋找投資和工作機會,這意味著在伊拉克的競爭變得激烈,而伊拉克的機會非常多,就像我所提到的,重建基礎設施方面有相當多的投資和工作機會。雖然伊拉克經歷著困難時期,但它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非常豐富,許多在伊拉克經營的公司能夠受益于伊拉克的人力資源和技術能力。但這對中國來說不意味著機會減少,因為伊拉克有相關政策,希望繼續同包括中國在內的合作國家保持長期的經濟關系,同時,我們希望與所有國家的關系保持均衡。 中國一直以來都與我們保持著良好的戰略關系,中國有能力幫助伊拉克,因此我們非常重視給中國企業創造在伊拉克發展的優先機會。伊拉克政府會給予那些在七八十年代在伊拉克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的企業優先權,對中國企業也是同等待遇。我們與中國企業合作的經驗非常有益,他們的項目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因此我們非常重視。伊拉克政府為中國企業在伊運營提供一切幫助和便利,伊拉克駐華大使館作為伊拉克政府的一部分,愿意為中方提供所有便利,包括簽證手續、簽證信息以及中方所需的與伊方的聯系方式等等,我們已經為提供這些服務做好充分準備。 |
相關閱讀:
- [ 03-17]陜西省“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臺服務網站上線
- [ 03-15]代表委員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合作
- [ 03-14]福建:打造“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 [ 03-14]中國民航正三位一體推動“一帶一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