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海藥業制劑車間。臨海外宣辦提供 中新網臺州3月18日電(見習記者 陳潔 通訊員 朱小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是實體經濟的骨架和提升競爭力的基礎。在浙江這片經濟熱土上,工業更是彰顯著如命脈般重要的意義。將目光移至浙江沿海中部的千年古城—臨海市,柔美秀麗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工業“強心臟”。 2017年1至2月,臨海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8.2%,這份最新數據標志著臨海迎來工業發展的“開門紅”,將去年的良好態勢延續:2016年,臨海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773.5億元,同比增長12.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52.2億元,同比增長9.4%,兩項指標總量均居臺州首位。 在臨海市委書記蔡永波看來,工業是臨海發展的脊梁。而在重大項目、創新機制、平臺建設合力支撐之下,臨海挺直工業脊梁,以嶄新面孔訴說古城的崛起力量。 中國輔料行業首條掛鍍自動生產線。臨海外宣辦提供 項目聚勢裂變 厚積發展動能 投出決定產出,項目承載發展?!爸挥猩罡椖?才能厚積動能?!迸R海市經信局局長王建兵告訴記者,臨海狠抓項目建設和工業有效投資,提出“每月召開一次項目現場會,每兩個月集中開工一次,每季度舉行項目督評會”的要求,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快速推進。 走進位于臨海頭門港的吉利汽車產業園,年產30萬輛整車擴建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預計建成后年產值將達330億元。 “擴建項目帶來的不是幾個點的增長,而是倍增翻番的效應。”正如該項目副總指揮黃劍斌所說,項目,就是一個區域裂變發展的“反應堆”。 “2012年,吉利大洋基地產值還只有16億元。到去年,該基地產值就達到108億元,增長5倍多。”黃劍斌告訴記者,他所負責的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了5天。 如此高速高效的投產,背后是臨海緊抓項目的雷厲風行。記者了解到,自“百大項目、百團攻堅”行動啟動以來,臨海市鎮村三級聯動,變“聯系項目”為“負責項目”,主動為企業提供精準的“店小二”式服務。 如今臨海迎來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爆發期”,已先后舉辦5次重大項目開工儀式,共計6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358.6億元,平均間隔18.5天。 吉利汽車臨海生產基地。臨海外宣辦提供 創新集智謀遠 夯實發展基礎 2016年3月,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斬獲有“工業設計奧斯卡”之稱的紅點獎殊榮。這已是浙江正特連續四次獲獎,究其奧義,離不開創新二字。 “我們通過創新來提升產品附加值,逐步從中低端消費群向中高端消費群轉移?!痹摴狙邪l總監單才華告訴記者,從制造到智造,創新助浙江方特實現革命式的跨越。 在臨海,和浙江方特一樣,加強科技創新已成為臨海企業家的共識。 據統計,去年臨海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79.58億元,同比增長29.4%,高于規上產業增加值20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2.3%,同時臨海還擁有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科創成果喜獲豐收的背后,離不開臨海市政府的精心灌溉培育。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臨海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其中1000萬元用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 當創新步伐前頭邁的同時,管理也應當齊頭并進。“我們一直注重龍頭企業、規上企業的培育和加強企業家的培訓工作,花了三年時間把臨海所有規上企業負責人輪訓了一遍。”臨海市副市長陳福清告訴記者,臨海還將通過推動“規改股、股上市”,倒逼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 在科技創新與企業管理齊發力之下,去年,臨海新增億元以上企業13家。目前共計有規上企業476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145家。 吉利汽車臨海生產基地。臨海外宣辦提供 平臺合力承載 拓寬發展空間 產業的長足發展離不開良好平臺的承載支撐。在臨海頭門港新區,南洋涂吹填海上作業完工,醫化園區新增8700畝土地;東海第六大道、東海第八大道、南洋四路基本建成,園區道路網不斷完善…… 一系列“組合拳”出擊之下,頭門港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強勢推進,產業發展也從大投入階段向高產出階段邁進。 頭門港新區黨工委書記胡新民告訴記者,現下新區內汽車產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南北洋兩個區塊“比翼齊飛”,形成了具有相當影響力和帶動力的產業集群,“今年,我們將以強平臺、引項目、聚產業為主線,打造千億平臺、千億產業、百億企業?!?/p> 在抓大的同時,臨海也注重為微小企業提供平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園建設加快推進。到去年年底,臨海共有6家臺州市級小企業創業基地,其中,國家級小企業創業基地1家,浙江省級小企業創業基地3家。 放眼未來,頭門港新區將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汽車城和“綠色藥都”,爭取2020年產值超1000億元;臨海經濟開發區將重點推進國際醫藥小鎮建設,建成國際化、現代化高端制劑產業集聚高地,打造又一個1000億級的產業基地。 一幅宏偉的工業藍圖正在一筆一畫繪就,正如臨海市市長梅式苗所說,“今后五年是臨海趕超跨越的機遇期,我們將站高謀遠,奮力躋身浙江省工業經濟第一方陣?!?/p> |
相關閱讀:
- [ 03-17]上杭縣工業園區三舉措部署下一階段安全生產工作
- [ 03-18]龍巖出臺促進工業發展十五條措施
- [ 03-10]工信部印發2017年工業節能監察重點工作計劃
- [ 03-08]二月份龍巖市工業用電量大幅增長
- [ 03-03]推行“四個一” 云霄縣全力打造標準工業園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