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3月20日電題:[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精準路徑拔“窮根”——寧夏脫貧攻堅核心區見聞 新華社記者陳曉虎 鄒欣媛 干部包戶幫扶,施工隊整修村道,電商掃碼“土蜂蜜”,忙碌景象隨處入眼。不唱“獨角戲”,實現“整體推”;少了“等靠要”,多了“我要富”。寧夏西海固貧困村的喜人變化,讓當地精準扶貧奔小康進一步提速。 “多渠道進水” 主動幫扶出新招 西海固是革命老區、貧困山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國家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是寧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和核心區。包括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中衛市海原縣,以及吳忠市同心縣、鹽池縣、紅寺堡區,人口206.3萬,占寧夏人口近三分之一,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占寧夏38.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81.7%。 在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石羊村,馬萬武給肉牛添加飼草(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三月初春,空氣清新,紅色瓦房格外醒目,水泥小道入戶,孩子們在修葺一新的村廣場上玩耍戲鬧。隆德縣聯財鎮趙樓村74歲老支書趙效杰告訴記者,現在的村貌,跟上世紀90年代末,村里全是土坯房、人畜吃水都困難的情形相比,真是想也不敢想。 隨著近兩年中央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日前趙樓村有了3家農業合作社,自來水入戶,互聯網進村,好事接踵而來?!霸瓉砻钜荒暌搽y有活錢,現在人均收入達7000多元。”趙效杰說。 緣何趙樓村有此巨變?自治區黨委常委、固原市委書記紀崢說,我們在實施精準扶貧政策時,一改過去“撒胡椒面”的做法,將各種扶貧項目與資金打包投放,嘗試“多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組合出拳,精準發力。 “打包8個部門的1700多萬元資金,統一由鄉鎮負責投入到趙樓村?!甭撠旀偢睍浽瑏唩喦逦厮闫鹳~來,扶貧辦500多萬,城建局90萬,文化局300萬,水利局100萬,村民院墻砌護等500萬…… 自治區扶貧辦主任梁積裕告訴記者,西海固正努力將扶貧開發、金融支持、產業發展、教育文化、社會保障和城鄉一體化政策等捆綁聚焦貧困鄉村,僅固原市去年村均投入達1000萬元以上,實現整村推進與區域發展互促互進。 “好政策要用好,貧困群眾才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惫淘蟹鲐氜k主任陳宇青說,市、縣、鄉、村以及各部門形成“扶貧智囊團”,一批中青年黨員干部也駐扎在貧困村幫助人們脫貧致富。 記者走進海原縣西安鎮園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鎮專職扶貧干部和村兩委,正聚在一起討論新一年的脫貧規劃。 “以前腦子沒想法,即使有點想法還沒干就打退堂鼓了。”村支書何文海說,現在村里來了“扶貧智囊團”,還有了“村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10名黨組織帶頭人和16名致富帶頭人沖在前面,帶領貧困戶訂單種植小茴香、加入種養合作社,村里奔小康的勁頭越來越足了。 |
相關閱讀:
- [ 03-21]長汀縣委書記調研扶貧工作
- [ 03-21]寧德古田:讓扶貧開發在“廉政防護網”上運行
- [ 03-20]永泰將成省級金融扶貧示范縣
- [ 03-20]公益扶貧,閩江學院助力脫貧攻堅戰
- [ 03-20]全省健康扶貧工作視頻會議召開
- [ 03-20]壽寧縣下黨村扶貧新理念:共建共享 釋放扶貧動能
- [ 03-17]我省銀監局公布2017年度銀行業支持扶貧開發工作意見
- [ 03-17]全國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今日全面啟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