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在美國舊金山新開了一家實體書店,這是過去一年多來亞馬遜開設的第九家實體書店。在國內,網絡書商當當網在過去一年里也相繼開設了140多家實體書店。這兩家圖書行業的電商龍頭,曾經被視為傳統書店的“終結者”,為什么如今又逆襲“玩”起了實體書店? 其實,這些新開的實體書店并非傳統書店的簡單回歸。以亞馬遜的實體書店為例,其最大特點是網絡優勢。亞馬遜具有長期網上售書積累的數據優勢,這使它的實體店可以準確把握市場偏好。書店里陳列的每本書下方專門標注了網上書評,讓消費者對該書在網上銷售的熱度了然于胸。這樣,在有限的陳列空間里,書店可以高效率地展示最受歡迎的圖書。 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消費體驗。人們逛書店,或是隨便翻書看看,或是為了發現新書。實體店提供意外淘書、即時擁有的樂趣,這是線上售書無法復制的。當當開設實體店,除了與亞馬遜做法相似之外,還提出了另一個理念:實體店更能夠培育圖書市場,促進消費者養成讀書、買書的習慣。 自網絡售書出現以來,網絡書店與實體書店長期呈現競爭和替代關系。受其沖擊,美國不少大型連鎖實體書店接連倒閉,中國國內的實體書店也關掉很多。亞馬遜和當當的做法,打破了過去網店和實體店零和博弈的框框。它們沒有簡單地復制傳統實體店,而是把線上的數據優勢和線下的體驗優勢結合起來,為圖書熱愛者提供日臻完善的購書和讀書的服務體驗。 實體店的重生,目前并不僅現于圖書業,其它零售業也在做類似的嘗試。美國線上眼鏡公司Warby Parker由過去的“線上銷售+免費試用”模式轉為開設實體店;科技企業小米也從過去的線上銷售轉而開設線下門店……越來越多的電商認識到,網上銷售雖然有成本優勢,但實體店在推廣品牌、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優勢上依舊具備價值。 近來,有不少關于“新零售”的討論,上述兩家圖書電商的嘗試,也許為我們展示了“新零售”發展的一種方向。無論“新零售”以什么樣的方式呈現,其核心永遠是讓消費者買得開心,用得放心。如果說產品的生命力在于技術創新和質量,衡量零售企業的好壞,最終還是成本和服務質量。線上網店也好,線上線下結合的實體店也好,都是零售方式和管理方面的創新,目的都是要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同時激發潛在的消費需求。 |
相關閱讀:
- [ 04-23]世界讀書日:賣書賣餐賣咖啡 實體書店新選擇
- [ 02-04]要進軍實體零售業 亞馬遜要開400家實體書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