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深化合作迎來新機遇
2017-03-22 16:50:14?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蔡秀明 趙舒文 |
分享到:
|
新華社堪培拉3月21日電 (國際觀察)中澳深化合作迎來新機遇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定于22日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今年全國兩會結束后李克強總理首次出訪,也是繼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之后,中國領導人對澳大利亞的又一次重要訪問。 2014年習主席訪問期間,中澳關系從戰略伙伴關系上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此次李克強總理訪問,有望為中澳在經貿、政治、人文等領域深化合作提供新機遇。 從“礦業繁榮”走向“自貿繁榮” 中澳兩國經濟互補性強,中國連續多年成為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12月,中澳雙邊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040.7億美元。其中,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599.1億美元,占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31.5%;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441.6億美元,占澳大利亞進口總額的23.3%。中國繼續保持澳大利亞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地位。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礦產類初級產品供應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澳大利亞開始經濟轉型,與中國的合作從“礦業繁榮”邁向更趨多元、更可持續的階段。 2015年12月,中澳自貿協定生效,關稅和投資門檻的下調為中澳企業創造了更多進入對方市場的機會。中澳自貿協定是兩國經貿合作加深的顯著成果之一,也是雙邊經貿關系從“礦業繁榮”走向“自貿繁榮”的標志之一。 以此為契機,2016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亞部分產品對華出口大幅增長,主要是優質農產品、保健品等消費類產品。例如,保健品出口增長超過9倍,新鮮水果增長將近1倍,葡萄酒增長33%,中國首次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最大出口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的優勢產品,特別是機電產品,對澳大利亞的出口也有較大幅度增長。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對澳發動機及動力裝置出口增長143%,起重機、移動式調運架增長76%。 在投資領域,2016年1月至9月中國對澳大利亞非金融類投資27.9億美元,增長了73.3%。 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中澳兩國都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中方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始與澳方“國家創新與科學議程”進行對接,雙方在能源資源、基礎設施、農牧業領域的合作逐步擴大,并注重創新的引領作用。 政治互信加深 人文交流加速 中澳兩國政治制度不同,但兩國在加強政治互信方面一直沒有停止腳步。中澳兩國政府間已建立各級別溝通交流機制,從總理年度會晤機制、戰略經濟對話,到事務級別的會晤、通話、互致信函等。兩國領導人還經常在國際會議等場合見面,互動頻繁。 對于中方倡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澳大利亞政府積極參與。對于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澳各界也逐漸熱心起來,特別是北部地區的農業人員,特別希望“一帶一路”倡議能與澳方的“北部大開發”計劃更好對接。 此外,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反腐行動也提供支持,對中國的海外追贓追逃給予配合。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取得了成效。 在軍事交流方面,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三方參與的“科瓦里”聯演聯訓已連續兩年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舉行。 2016年,大批中國游客來到澳大利亞,體驗這里獨特的自然、歷史和文化。這一年,中國公民赴澳人數達創紀錄的140萬人次。而2017年是中澳旅游年,預計中國赴澳游客人數將再創新高。 中國最近幾年一直是澳大利亞海外留學生最大來源國,目前在澳中國留學生人數超過15萬。澳大利亞政府也在大力推動“新科倫坡”計劃,鼓勵更多澳大利亞青年前往中國等亞洲國家留學。這樣的雙向互動無疑會打開更多相互了解的窗口。 中澳合作應對復雜形勢 2016年是“黑天鵝”事件頻發的一年,英國“脫歐”等事件出乎很多人意料。而“逆全球化”思潮在歐美國家抬頭,讓2017年的國際形勢不確定性激增。 在這一背景下,中澳兩國在支持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和市場開放方面展現出相當一致的立場。澳大利亞重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推動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方面的作用,這與中國希望通過RCEP等推進更大范圍的亞太自貿區建設的想法不謀而合。 過去幾年,中澳兩國不斷提升合作關系,令兩國民眾受益。新形勢下,中澳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拓展范圍、充實內涵、提升水平,將有利于亞太地區國家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繁榮。 |
相關閱讀:
- [ 02-22]“中澳旅游年”期間將有百余項旅游活動
- [ 01-05]福州與霍巴特市締結友好城市 共促中澳旅游交流合作
- [ 01-05]漳州檢驗檢疫局提醒相關企業及時申報中韓中澳產地證書
- [ 12-23]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實施滿一周年 莆田企業獲關稅減免逾百萬美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