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在23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上透露的消息,主要新興經濟體2016年的經濟增長率為4.4%,大幅領先發達國家,并且正成為成推動全球化主力。 當天發布針對11個國家的《博鰲亞洲論壇新興經濟體發展2017年度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顯示,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緩慢回升以及經濟政策調整與改革的成效逐步釋放,新 興經濟體 的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勢頭得到抑制,總體呈現緩中趨 穩的發展態勢。2016 年這11個國家(E11)的經濟增長率為 4.4%, 僅較上年僅下降 0.1 個百分點。同期,世界經 濟增長 率為 3.1%,歐盟和七國集團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 1.9% 和 1.4%,遠低于 E11 的經濟增長率。報告涵蓋的11個國家是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墨 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該報告已經連續 8 年對新興經濟體在經濟增長、就業與收入、物價與貨幣政策、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大宗商品、債務和金融市場 方面的新進展進行評論和展望。 分國別來看,由于俄羅斯、巴西等經濟體經濟走出衰退,經濟增速觸底反彈,E11 國家之間的經濟增 速分化有所收窄。2016 年,E11國家中,中國的經濟增速最高,為 6.7%;巴西 的增速最低,為-3.5%。兩者相差10.2個百分點,比上年度的速差減少 1.2 個百 分點。物價溫和上漲、就業與收入分化加大、國際貿易持續低迷、國際直接投資增長大起大落亦是 一年來 新興經濟體經濟運行的總體特點。 《報告》指出,2016年E11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經濟總量占全球的份額持續增加。這表明,當前新興經濟體仍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經濟體中的地位 逐步提高。 專家表示,在西方興起逆全球化思潮的背景下,發達國家對許多產業出現保護主義趨向,新興經濟體開始成為推動全球化的主力。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姚枝仲在論壇上以美國舉例稱,當前美國認為自己是全球化的受損者,擔心全球化對于本國的產業受到沖擊,擔心本國整體宏觀形勢就業 受到沖擊。“過去認為阻礙全球化進展的方面新興經濟體是主力,現在反過來了,發達經濟體開始成為反全球化主力了,想融入、推動全球化的新興經濟體成為主力了。” 他指出,全球化對于各個國家的正面影響、負面影響都是客觀存在的,如何對全球化下本國受損產業建立科學補償機制、消除不利影響很關鍵。“當今印度越南這些發展比較快的 國家,沖入全球化的呼聲國家,他們都有比較好的補償的機制,但是這種補償機制并不是隨意建立的,而是在整體經濟環境較好、經濟轉型比較順暢情況進行,有一定的社會保障 網,這樣才能比較好的解決全球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發達經濟體過去在這方面(補償)做了不少工作,美國很早以前一二十年以前建立了貿易救援機制,但沒有完全起作用,這個補償機制操作起來不是特別容易,實際上我理解這 是一個全球性的課題,需要大家一起去做。”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Kent Calder在論壇上表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大了逆全球化風險。相反在歐亞大陸看到通過“一帶一路”倡議 ,亞洲新興經濟體和歐洲形成了良好互動,為全球化作出良好示范。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表示:“全球化已經到一個關口,本次論壇的意義在于共商共建共享辦法,走向命運共同體,走出一條新路。” |
相關閱讀:
- [ 03-23]專家:博鰲亞洲論壇 為經濟全球化鼓與呼
- [ 03-23]博鰲論壇發布亞洲競爭力報告 中國連續4年排名第九
- [ 03-23]博鰲亞洲論壇:為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尋找未來新方向
- [ 03-23]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在即 各項保障準備就緒
- [ 03-23]海致胡嵩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