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約翰內斯堡3月28日電(記者 宋方燦) 3月28日,第20屆非洲國際電力工業展覽會在約翰內斯堡桑頓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中國企業參展踴躍,有數十家企業展示了自己的技術實力與有競爭力的產品。 非洲國際電力工業展覽會是非洲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電力展覽會,今年吸引了世界300多家業內領先的企業參展。很多企業都帶來了最新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 記者看到,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超過了30家,其中包括比亞迪和英利等民營企業。比亞迪參展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帶來了“光儲一體化”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比亞迪一直十分關注非洲市場,并在幾年前開始在非洲開展相關業務。2015年,比亞迪向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交付了第一個集裝箱式儲能系統。2016年,比亞迪又向南非住宅市場提供了家用電池儲能系統。此外,比亞迪還承建了南非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項目,并即將為開普敦組建一支由11臺12米低地板電動大巴組成的車隊。 在本次展覽會上,英利集團等一些中國企業的管理與參展逐漸走向國際化。對于南非,英利集團情有獨鐘。2010年,英利成為南非世界杯足球賽全球官方贊助商,同時也是歷史上首家贊助世界杯的可再生能源企業,也是首家贊助該賽事的中國企業。故地重游,英利引起了當地廠商的關注與歡迎。 此次參展的晶科太陽能則是在非洲開展本土化生產的“吃螃蟹者”。他們早在2014年就在開普敦投資開辦了太陽能電池板工廠,成為首個在非洲建廠的中國光伏企業。這座工廠占地5000平方米,每年可生產120兆瓦的太陽能面板,本土化的生產有助于晶科在當地進行交付,并滿足南非當局有關必須使用當地生產的部分設備的要求。 記者發現,也有些中國企業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南非參展。一家展示光伏儲能電池的企業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希望通過與南非乃至其他非洲國家的代表進行交流,了解當地對中國光伏產品進出口的政策和市場需求,尋求進入非洲市場的切入點與契機。 除了將中國制造引進到非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在嘗試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輸出技術和解決方案。比亞迪相關人士表示,他們提供一些解決方案,出口核心技術組件,其他的一些輔助配件的生產與組裝工作等,很多都會由當地的生產商完成。“‘一帶一路’為中國企業帶來了很多的機會,我們也一直在跟進非洲的市場和需求,加強與當地政府和企業的往來。作為一家中國的科技民營企業,我們希望用自己的技術實力,為南非乃至非洲新能源的發展作出貢獻。”他說。 |
相關閱讀:
- [ 03-22]韓政府啟動“世越號”沉船試撈 中國企業相助
- [ 03-20]人民日報:中國企業“走出去”搶抓機遇別猶豫
- [ 03-20]建設銀行再度榮登“中國企業新媒體指數榜”榜首
- [ 03-20]中國企業“走出去”別猶豫 2016年福建對外投資達111.6億美元
- [ 03-14]外媒:在英中國企業營業收入增長強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