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媒稱中國外賣小哥改變百姓用餐方式:比奧運選手跑得快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道 美媒稱,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智能手機上出現的訂餐軟件相結合,改變了辦公場所的午餐方式。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27日刊登題為《奧運選手和中國的外賣小哥比算不上什么》的報道稱, 現在是北京的午餐時間,郭子陽(音)行進在送餐途中:他要在一個小時內把客戶訂的七份熱騰騰的午飯送達。 他沖進市中心一座大樓。沒有時間等合適的電梯;他跳上第一個打開門的電梯;沖出電梯開始爬樓梯。 與客戶快速交接后,他沖下20樓。送完了一單,還剩六單。 在中國各大城市,這樣的場景已經像灰蒙蒙的天空和擁擠的地鐵一樣常見。戴著頭盔、騎著電動車的外賣員午飯時分在商業區穿梭,將面條和羊肉串送到饑腸轆轆的上班族手中。 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智能手機上出現的訂餐軟件相結合,改變了辦公場所的午餐方式。 三家提供外賣服務的主要平臺都在全國各地采取了低價和多樣的策略,如此一來,競爭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就落在了送餐人員的速度上,這些送餐員大多是被人稱為“外賣小哥”的年輕小伙。 姑娘們笑稱外賣員比男朋友更貼心。和男友不同的是,外賣小哥永遠都是有求必應。 他們的一天從上午10點前開始,騎著電動車趕到城市廣場,聚在一起聽鼓舞士氣的講話。各家外賣平臺的送餐員有自己的制服:餓了么是藍色,美團點評是黃黑相間,百度外賣則是紅色。 外賣員每月的工資在700美元到900美元之間,其中一部分工資和完成外賣數量的獎金掛鉤。因此他們總是來去匆匆。 他們通過智能手機接單。客戶可以對他們做出評價。低于平均標準的打分有可能讓他們失去工作。 31歲的吳越(音)是上海美團的一名送餐員。在繁忙的午餐時段,他通常一小時要送七份餐。他說,人手短缺時,甚至一小時要送十份。吳越說:“這確實很困難,如果遲到,客戶會生氣,你就只能道歉。” 這種新的用餐趨勢與中國人的飲食喜好有關。大多數中國人喜歡吃現做的午餐,而不是一份冰冷的三明治。過去,這通常意味著要出去吃午飯,而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外出就餐的傳統面臨著壓力。 在上海金融區上班的分析員萬雨辰(音)說:“我們過去都是去外面吃午飯,但是在一些人開始網上訂餐后,其他人也隨之效仿。這類訂餐軟件的確是太火爆了。” 送餐員金洪波(音)說:“你掙的都是辛苦錢。” |
相關閱讀:
- [ 03-18]上海:網絡訂餐和“私房菜” 核查清楚前全部屏蔽
- [ 03-16]福建給網絡訂餐平臺上"緊箍咒" 查處違法案件123件
- [ 03-15]網絡訂餐規模超3500億元 如何破解黑作坊亂象
- [ 03-07]政協委員蔡建國:網絡訂餐建立信用評價體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