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法國、德國特約記者 姚蒙 董銘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 魏輝】一名旅法中國公民在巴黎家中遭法國便衣警察槍擊身亡的事件持續發酵,牽動著無數法國華僑華人的心。事件也讓法國華人長期以來的不滿情緒受到更大范圍的關注。《紐約時報》稱,此次命案恰逢法國亞裔社區不安加劇之際,許多亞洲移民生活在巴黎貧窮的社區,去年一名華人裁縫在巴黎郊區遭到3名北非裔青年暴力打劫后去世,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也引起人們對巴黎北郊歐貝赫維利耶地區安全的關切。“我理解社區里的怒火”,此次被殺華人劉某家屬的代理律師喬布說,他的幾個亞裔客戶最近都抱怨警察濫施暴力。 “法國警察殺人事件暴露出華人的憤怒與恐懼”,美聯社28日稱,中國移民和中國政府抗議巴黎警察開槍殺人,街頭爆發暴力沖突,法國亞裔社區的擔心與失望顯露無遺。法國是華人最多的歐洲國家,在法華人經常指責警方沒有采取足夠措施保護他們免于種族主義的傷害。去年9月華人裁縫張朝林被打死后,1.5萬華人在巴黎集會,敦促結束對亞裔社區的暴力,呼吁關注巴黎郊區緊張的種族關系。巴黎第八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皮埃爾·皮卡爾說,在法國,中國人是其他民族種族主義泛濫的受害者,他們成為犯罪者的襲擊目標,因為許多華人經常攜帶現金,不少人沒有居留證,所以很容易受到威脅。皮卡爾說:“中國人不喜歡抗議這種形式,也不愿意公開表達,所以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況,就意味著他們非常非常生氣。他們對遭歧視受夠了。” “華人不應成為‘沉默的一族’”,德國慕尼黑華人學者陳日晨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巴黎警察槍殺華人事件震動歐洲華人圈,這也給華人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華人在歐洲不斷成為暴力的犧牲品?他認為,華人在歐洲實際上人數并不少,甚至算是一個較大的少數族裔。但為什么華人參政這么少,在議政上沒有華人的聲音?華人不能只默默工作,而應該積極利用各種團體共同發聲。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海外華人越來越多,但還處于居住分散、缺少合力、與當地脫節和政治參與比較弱的狀況。很多地方的華人在當地活躍度不夠,與當地社會來往比較少。華人主要是做生意,辦報紙自己看,住唐人街,吃中餐,特別是有了微信等社交媒體后,出了國和在國內區別減小。他建議,華人除了要改變“散”的狀態,還要多在當地參與政治,多在主流媒體出聲,積極投入公益活動。 |
相關閱讀:
- [ 11-23]北京女孩辭職做無國界醫生 在阿富汗槍聲下接生嬰兒
- [ 08-30]希拉里住家附近傳槍聲 華裔槍手被捕
- [ 06-29]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機場發生兩起爆炸 現場傳出槍聲
- [ 05-29]美國“國殤日”凌晨槍聲連響:芝加哥已3死12傷
- [ 04-08]巴黎一街區傳“槍聲” 恐襲陰影尚未褪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