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告訴主要負責人改革抓什么
2017-03-30 12:11:27??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 二、抓調研 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主要領導同志要把調研貫穿改革全過程,做到重要情況、矛盾問題、群眾期盼心中有數,對改革舉措成效如何,要刨根問底,掌握實情。中央深改組第三十三次會議指出:“要抓調研,既搞清楚改革要解決什么問題,又善于從基層和群眾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拿出來的方案要有底氣、接地氣,對改革實施過程要注意跟蹤、掌握實情。” 搞清楚改革要解決什么問題。“不審天下之勢,難應天下之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改革的重要目的。習近平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問題有大有小、有真有假、有虛有實。主要領導同志要有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真問題、實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主動。習近平強調:“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善于從基層和群眾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習近平指出:“要重視調查研究,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了解基層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氣。”他強調:“領導干部進行調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和廠礦車間,同群眾一起討論問題,傾聽他們的呼聲,體察他們的情緒,感受他們的疾苦,總結他們的經驗,吸取他們的智慧。既要聽群眾的順耳話,也要聽群眾的逆耳言;既要讓群眾反映情況,也要請群眾提出意見。尤其對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更要主動調研,抓住不放。這樣才能真正聽到實話、察到實情、獲得真知、收到實效。” ?? 三、抓推進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全面深化改革是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新事業,不僅是黨員干部的事,也是全體人民的事。主要負責同志必須找到全民思想的共鳴點,調動各條戰線的積極性,集眾智、匯眾力,形成全民上下齊心協力抓改革的生動局面。中央深改組第三十三次會議指出:“要抓推進,把推進改革的道理講清楚,同時注意解決執行中統一思想的問題,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改革不能等。全面深化改革,行動要快,指向要準,落點要實,需要動真格、做實功,該啟動的必須立即啟動,有條不紊地一項一項落實好,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里。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疾開刀。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以積極主動精神推進改革各項舉措。習近平指出:“改革關頭勇者勝,氣可鼓而不可泄。要抓難點、補短板,尚未推出的改革要加快突破推進,已經推出的改革要加快落實落地。”
防止不作為。當前,一些部門、一些地方,在落實改革上仍然存在著半心半意、等待觀望、空喊空轉等消極現象。為官不為、敷衍了事、松松垮垮、大而化之的工作狀態,推諉扯皮、拖延應付、打小算盤、動小心思的庸政懶政行為,都將貽誤改革良機,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敵。習近平在中央深改組第十次會議上指出:“要科學統籌各項改革任務,協調抓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改革舉措,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
相關閱讀:
- [ 03-29]十二天七會外國政要,習近平春季外交進行時
- [ 03-29]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這樣談“家風”
- [ 03-28]萬國權同志遺體在京火化 習近平等到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
- [ 03-28]深改框架確立 跟習近平學習如何抓改革
- [ 03-27]習近平舉行儀式歡迎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訪華
- [ 03-27]習近平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克里斯琴舉行會談
- [ 03-27]習近平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克里斯琴舉行會談
- [ 03-27]習近平的“花”之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