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彭茜)中國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將逐步為全球提供服務。推動北斗“走出去”的武漢光谷北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光谷北斗)近日表示,它將首先在泰國、斯里蘭卡打造北斗國際合作“樣板間”,再將北斗科技合作推廣至東盟10國及更多亞非國家。 光谷北斗總經理杜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將不斷探索與東道國開展北斗國際科技合作的模式,如合作建設基站、聯合技術研發、聯手產品開發、合資推廣應用、人員培養交流等。” 2013年12月,光谷北斗在泰國春武里府建成北斗系統首批3座海外地基增強系統基站(CORS基站)并組網,還在泰國先后開展了北斗智慧交通、海洋漁船、智慧產業園區等應用系統開發及示范應用。此外,推進北斗在東盟地區通信、交通、物聯網等關鍵領域應用的中國-東盟北斗科技城也正在規劃建設中。 杜利說,今年光谷北斗還將與斯里蘭卡國家測繪局合作,聯合開發并建設至少10座面向斯里蘭卡特定地理條件和使用環境,以北斗為主兼容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等衛星導航系統的CORS基站,并在斯里蘭卡開展國土測繪、海洋漁業、災害預警等領域的示范應用。 杜利說,在泰國、斯里蘭卡建設北斗CORS基站,可使北斗覆蓋半徑向東南亞和南亞延伸至少3000公里,讓北斗高精度導航定位網絡服務更多用戶。 截至2016年年底,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已有在軌衛星23顆。兩院院士、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德仁教授說,北斗在赤道面靜止軌道上布有5顆高軌地球同步衛星,對東南亞這樣的低緯度地區而言抗遮擋能力強,因此信號更好。 “‘一帶一路’是中國空間科學技術的機會,首先我們要把北斗從中國做到‘一帶一路’沿線,光谷北斗就是先鋒兵,”李德仁說,“但北斗的應用還需大家開動腦筋,思考更多創新方式,形成北斗應用的產業鏈。” 李德仁還指出,作為人們生活離不開的綜合終端,智能手機將是北斗“走出去”的好平臺。隨著華為、小米、中興等國產智能手機在海外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搭載北斗芯片的中國手機也將有望服務更多海外用戶。 |
相關閱讀:
- [ 03-07]楊元喜委員:我國今年將發射北斗三號衛星
- [ 03-04]院士委員楊元喜:助推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 [ 02-27]80后女科學家被稱“北斗女神”:另類科普迷倒中學生
- [ 02-23]福建建成400個北斗數據傳輸終端站 將掃除氣象通信“盲區”
- [ 02-11]長汀建成北斗綜合應用示范項目 全省縣級尚屬首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