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國《世界日報》、《星島日報》、《僑報》、美國中文網等媒體報道,留美工作一直是大部分留學生的夢想,然而自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移民政策緊縮,最受歡迎的H1B申請制度也變得撲朔迷離。新財年的H1B申請將于4月3日啟動,面對當前形勢,廣大申請者在圓“美國夢”的道路上憂慮重重。H1B簽證到底為何令申請者趨之若鶩?今年的申請形勢又會怎樣?沒中簽又該如何面對…… H1B:國際學生留美工作的敲門磚 H1B非移民簽證是美國最主要的工作簽證類別,是美國政府在無合適美國人應聘的前提下,鼓勵符合資格的外國人申請該崗位的簽證政策。H1B作為開啟留美工作的大門,令留學生們蜂擁而至。 而申請者不僅身懷專業技能,還必須由雇主出面為自己申請,且申請人的雇用申請書需要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的批準。如此艱難的申請門檻兒也抵擋不住越來越多的外籍人才攀登這座大山。 H1B申請形勢回顧與預估:供不應求 審查趨嚴 據美國《僑報》報道,美國移民局去年收到了23.6萬份H1B申請,約為常規計劃額(6.5萬)加上碩士計劃額(2萬)的三倍。換句話說,每三個申請人中,有兩個不能獲得簽證——無論他們在美國的工作前景如何。 美國移民局日前公布信息指出,2018財政年H1B簽證名額與往年一樣,共8.5萬個。南加州移民律師許俊良表示,每年有近60萬人畢業,如果按照1/4的學生留在美國工作,也有15萬人需抽簽;加上STEM專業(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生的OPT(短期實習)長達三年,不少前兩年未抽中的學生會再次參與,所以受理案件沖破20萬件并不意外。 特朗普政府緊縮移民,3月3日,美國移民局宣布從4月3日起取消H1B申請的加急服務。美國法律政治學者張軍認為,“特朗普反對美國公司雇傭外國員工,除非是特別有必要的H1B持有人,所以此次H1B申請審查勢必更加嚴格。” 可見,新財年H1B簽證供不應求形勢依然嚴峻,新形勢下的H1B中簽率宛如中彩票般渺小。 律師建議:勿心灰意冷 工作并非美國有 盡管申請之路難走,但是夢不能棄,申請還得繼續。面對特朗普時代的工作簽證申請,律師、學者等紛紛為留學生們建言獻策。 張軍指出,“由于前幾年可以抽中H1B的情況比較困難,不少學生對此有不同程度上的心灰意冷,在學生們有回國或者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選擇不留在美國發展,做出這種選擇的人士數量在增加,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H1B抽簽壓力。” 張軍建議H1B申請人未雨綢繆,為抽不中H1B做好準備,可以選擇再次回歸校園繼續學習,參與以后的抽簽,同時他也提醒相關人士,在申請入學前一定要仔細核查學校信息,不要誤入掛靠學校,以免禍及自身。 幸運兒抽中H1B后,也同樣面臨著一系列審查工作。 律師周正烜認為移民局審查會變得更嚴格,比如探訪申請者的工作環境,申請者的工作性質、職位、薪資是否符合申請H1B規定;許多雇主幫助員工申請H1B時,不太清楚責任劃分問題,周正烜指出,申請文件上所有簽字均是雇主,作為雇主則需掌握員工的狀況,當移民局工作人員前來抽查時,準備好員工的資料等。 中國留學生沒抽中,該何去何從? 中國學生作為美國國際學生中的一大群體,持續走低的中簽率讓他們感到前途未卜,畢業后“走”還是“留”成為留學生的首選難題。 對于STEM專業的留學生而言,一次H1B的抽簽結果并不足以決定他們最終的去留。因此在等待工作簽證的過程中,他們會理智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 STEM專業的居同學就表示,如果今年抽中了,應該會繼續在美國工作。但如果沒抽中,再等一次抽簽還要1年,對于這值不值得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等,會仔細考慮,“也許會選擇直接回國工作。” 在紐約工作的陸小姐表示,近半年來,工作逐漸步入正軌,自己也非常適應當下的生活,“聽說今年政策如何也不是很確定,所以我也是很緊張,到時候看結果吧,希望自己能抽中。” 盡管留美工作是大部分留學生的理想目標,但是并不能為此一意孤行。 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生藍宏利(Hongli Lan,音譯)是金融數學碩士,畢業后他計劃申請華爾街的工作,但當USCIS通知他的H1B沒有抽到時,他所有的夢想都破滅了。藍宏利說,“這不公平……對中國學生來說,拿到H1B簽證的幾率太小了。我沒有看到目前的系統能夠惠及高技能的工作者。” 2017年將是他最后一次機會,如果沒有抽中,27歲的藍宏利已經有了B計劃,“由于我從事量化投資工作,回到中國內地不是我的第一選擇。我會去新加坡或者中國香港。” 對中國留學生來說,無論“走”還是“留”,提早做出職業規劃,以自己未來發展作為最終考量才是最佳選擇。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