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4月2日電 (黃雪玲)4月4日清明節,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祭拜先祖的日子。近年,在大力倡導“文明祭掃、生態安葬”的氛圍下,民眾逐漸改變了傳統燒紙錢、放鞭炮的祭拜方式,改用鮮花祭奠親人,此外,“時空話吧”和“時空郵局”等網絡祭掃方式,讓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方式更趨多元。 鮮花“替代”鞭炮文明祭掃寄哀思 “以往每年清明節期間,新村內的鞭炮聲總是不絕于耳,今年少了很多。”家住福州市上海新村的林女士說,燒紙錢、放鞭炮易引發火災,造成環境污染,倒不如買一束鮮花,低碳又環保。 福州市鼓樓區澳門路一帶是以往祭祀用品的銷售市場,每到清明時節,就有許多市民光顧。1日,記者采訪發現前來選購紙錢、鞭炮的人寥寥無幾,店鋪較之往年也減少了許多。“近年實行文明祭掃,煙花爆竹生意很難做。”澳門路一家祭祀用品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清明節前后的煙花爆竹銷量明顯不如往年,爆竹的銷量還不及往年的三分之一。 比起往年,選擇鮮花等文明綠色祭祀方式的市民越來越多。福州市區多家花店菊花、百合、康乃馨、勿忘我等清明祭掃的常用鮮花迎來了銷售高峰,雖價格不菲卻十分暢銷。年輕人是其中的主流。 “清明節前就陸續有人來訂花,清明期間我們預計會賣出上百個花圈。”位于福州市鼓樓區達明路的一家鮮花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店里推出祭掃定制套餐,以黃白菊為主花制作花籃、花圈,輔花為百合和勿忘我,還可根據逝者生前喜好的花種進行搭配,性價比高且環保。 時空“話吧”、“郵局”祭奠方式更多元 “形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活在心里。”福州市民陳大爺相信,隨著現代人思想觀念的開放,會有更多的人選擇用海葬、花葬等環保方式替代墓葬,“中國人口那么多,如果每個人都用墓葬,那要占用多少土地。” 福州市殯葬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繼1996年福州舉行海葬以來,今年福州公益骨灰撒海活動首次突破百位,共有107位先人的骨灰撒海,87個家庭參加。 此外,福州市殯儀館也吹起了網上祭奠祭掃的新風。走進殯儀館大門,就能看見一個小亭子樣的“時空話吧”和“時空郵局”,福州市殯儀館將現實的紀念館與公墓“搬”到“郵局”和電腦上,讓市民可以走進去錄一小段視頻,或是通過時空書信,寫下對親人的問候和思念。 烈士陵園祭掃人數多注重精神追思 日前,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與福建警察學院學生來到福建公安英烈紀念園參加清明節公祭活動,共同緬懷為保衛國家和人民英勇獻身的公安英烈。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學生說,“通過了解英烈事跡,感知英烈身上的革命精神,我深受震撼。” 記者從福州市教育局了解到,連日來福州市各中小學組織學生就近祭掃革命烈士陵園、紀念碑,開展重溫入黨(團、隊)誓詞等活動,結合福州先賢、烈士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主題教育。 另據了解,4月1至15日,社會各界群眾可登錄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的官方網站,打開“福建省見義勇為英烈紀念館”專欄,點擊花圈、鮮花、香燭、音樂等,在網上進行祭奠。(完) |
相關閱讀:
- [ 04-02]福建南平邵武市供電公司開展清明防山火巡視檢查
- [ 04-02]從2012年到2017年 廈門只有2013年的清明節有雨
- [ 04-02]人民網評:用心感受清明背后的文化韻味
- [ 04-02]莆田秀嶼區2017年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啟動儀式舉行
- [ 04-02]老區師生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