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出臺以頂層設計保障“老有所養” 在上海,市民施愛玲推著丈夫章學軍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3年,上海市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推出面向失能失智老人的民生服務項目“惠智驛站”,由政府出資購買社會服務,導入醫護志愿者和社區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解決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養老問題。新華社記者 裴 鑫攝 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聯合多部門印發《“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下稱規劃),提出中國今后5年將推進老年健康促進與教育,健全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什么是健康老齡化?“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從哪些方面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全周期維護老人健康 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中國老年健康服務的剛性需求不斷釋放。國家衛計委預測,到202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2.55億左右,占總人口的17.8%左右。 如何持續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規劃提出了健康老齡化概念。其實,在去年10月底公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這一概念就已提出,今年2月底公布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中,健康老齡化理念再次被提及。 此次規劃正式定義了健康老齡化概念,即健康老齡化是指從生命全過程的角度,從生命早期開始,對所有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綜合、系統干預,營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會支持和生活環境,以延長健康預期壽命,維護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防治中國老年人不斷出現的慢性病及其由此引發的失能化,是制定該規劃的出發點。統計顯示,中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已達近1.5億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人。而老年醫護等機構數量有限且地區分布不均,失智照護、安寧療護等機構嚴重缺乏,從事老年健康服務的人員數量不足,老年健康保障政策效率不高等,同樣是規劃出臺的重要原因。 9項工作促健康老齡化 規劃提出了9項任務,包括推進老年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加強老年健康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健全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推動醫養結合服務,加強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發揮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服務,推動老年健康產業發展,推進適老健康支持環境建設,加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 據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公共衛生與風險管理研究室主任郝曉寧介紹,這9項重點任務是從老年健康的剛性需求出發,有利于提供預防保健、疾病救治、康復護理、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等連續整合型健康服務,讓更多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 規劃指出,要提高老年醫療服務質量和可及性,推動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老年人醫療、康復、護理、家庭病床等服務。到2020年,醫療機構普遍建立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規劃還提出將研究出臺老年人健康分級標準。 郝曉寧表示,規劃的出臺將推動形成有序銜接、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的健康評價體系。 推動獨具特色的傳統中醫藥為老年人健康服務是規劃的又一亮點。規劃指出,要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為主的中醫診室,推動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開設老年病科,開展老年病防治和康復護理。 專家表示,傳統中醫藥副作用低,且近年來中醫藥研發創新成果不斷,對維護老年人健康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此外,規劃提出,要推進信息技術支撐健康養老發展,發展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業內人士認為,這將促進智慧醫療行業,如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等醫療器械的發展,同時助推未來的醫療器械市場回歸到服務以及技術上來。(記者 彭訓文) |
相關閱讀:
- [ 03-20]“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提九大任務 推進智慧養老
- [ 03-10]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 60%縣市老齡化嚴重
- [ 03-10]臺灣地區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 60%縣市老齡化嚴重
- [ 03-09]胡曉義:老齡化非洪水猛獸 中國有能力應對挑戰
- [ 03-07]意大利人口老齡化嚴重 去年新生人口創歷史新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