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了15個小時,總算在清明節前回到了家鄉。”3月30日,在英國讀書、工作7年的石玉坤便從伯明翰啟程回國。抵達北京后又馬不停蹄地登上回河南開封的飛機,就為了趕在清明節前回家祭祖。同一天,在英國諾丁漢大學留學的張夢,接到了特意從北京趕來的媽媽。出國留學趕上的第一個清明節,她要和媽媽一起旅游過節。 4月4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及遇難者遺屬代表50余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的遇難者名單墻前舉行清明家祭活動,祭奠被侵華日軍殺害的親人。來自日本的友人、澳大利亞青年代表等一同參加了祭奠活動。圖為幸存者岑洪桂在為遇難親人獻花。新華社記者韓瑜慶攝 對中國人來說,清明節內涵豐富,掃墓祭祀、緬懷先人、踏青出游、傳承習俗等歷來是過節的主要方式。 - 祭祀掃墓不可少 4月3日上午,在江蘇南京工作的汪女士一大早便帶著丈夫、女兒一起趕回湖北襄陽老家,給爺爺奶奶掃墓。“小時候,爺爺奶奶對我特別好,每年清明我都要回家去看他們。” 祭掃祖墓是中國人在清明節假期最重要的活動。據民政部統計,清明節3天小長假期間,全國150個祭掃觀測點共接待祭掃民眾1455.9萬人次,同比增長8.8%。 除了掃墓,網上祭祀、遠程祭祀等新方式逐漸興起。清明前夕,成都長松寺公墓推出微信遠程祭祀。用戶在微信公眾號上填寫寄語,便可同步到墓地前的一塊大電子屏上滾動顯示,以表哀思。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遠赴他鄉,工作也很忙,很難做到在清明期間回鄉掃墓。”公墓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段時間收到的上千條寄語里,有一些讓人頗為動容。“我記得有一條是‘老伴,我現在在孩子家,過段時間來看你。’這種方式或許能讓他們心安。” |
相關閱讀:
- [ 04-05]《人民的名義》獲好評:展現當代社會“清明上河圖”
- [ 04-05]以詩會古人 莆田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開展“清明——踏青對詩”活動
- [ 04-05]“綠色祭祖,彰顯新風尚”莆田學院開展清明綠色祭祖活動
- [ 04-05]清明廈門海滄旅游收入達1.25億 竺山和嵩嶼碼頭人氣最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