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干的?過去兩天,敘利亞西北部一反政府武裝控制地區遭到疑似化學武器襲擊的事件震驚國際社會,也再次引爆各方圍繞“誰是兇手”的爭吵。事件造成至少200多人死傷,其中包括多名兒童。在當今文明社會卻還上演這樣的慘劇,不能不令人扼腕、揪心。 在輿論看來,各方勢必圍繞草案展開一番角力。敘利亞風雨飄搖,生靈涂炭,最遭殃的顯然是這個國家的民眾。轉眼間,內戰已經進入第七個年頭,數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21世紀“這個星球上最大的悲劇”究竟要持續到何時呢? 這次化武襲擊事件也讓“將巴沙爾政權視作政治現實”的美國特朗普政府面臨國內強硬派的壓力。《紐約時報》5日稱,對于反復譴責奧巴馬處理敘利亞危機失敗的特朗普來說,這次化武襲擊也構成了一個潛在的政策困境,暴露出他自己在敘利亞危機上正在變化的立場存在一些明顯的矛盾之處。2013年大馬士革附近發生化武襲擊事件后,特朗普曾告誡奧巴馬不要介入敘利亞。而就在最近,特朗普政府還表示把巴沙爾仍然執政視作是一個政治現實,這也招致了共和黨一些人的強烈譴責,他們認為巴沙爾必須下臺。共和黨大佬麥凱恩呼吁特朗普向巴沙爾發出強烈信號:襲擊是不可容忍的。 5日,由歐盟和聯合國共同主持的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其議題之一是商討人道援助。澳大利亞新聞網感慨道,敘利亞曾被認為是中東一個具有重要政治和軍事分量的國家,貿易資源和古文化遺址豐富,擁有創新型的IT產業。但是今天,這個國家的城鎮被炸成了瓦礫,敘利亞戰爭已經變成了21世紀導致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沖突,有30多萬人在戰爭中死亡,600萬人逃離家園而流離失所,敘利亞戰爭被稱為“這個星球上最大的故事”。 美國《新聞周刊》稱,到今年3月15日,敘利亞戰爭已經持續整整6年。敘利亞成了“阿拉伯之春”的最大失敗者,這場戰爭催生出了一個強大的武裝組織——IS,也帶來了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員外逃,導致了21世紀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世界和地區強國把這場沖突變成了一場代理人戰爭,支持各自的一方,而國際外交努力則繼續蹣跚徘徊。 【環球時報駐外特派特約記者 韓曉明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姚麗娟 柳玉鵬 陳一】 |
相關閱讀:
- [ 04-05]聯合國:敘利亞遭化武襲擊報道待證實
- [ 04-04]多架戰機飛敘利亞西北空投毒氣 致58人死亡
- [ 03-30]土耳其宣布“圓滿結束”在敘利亞北部軍事行動
- [ 03-16]美媒:五角大樓欲近期再向敘利亞增兵千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