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新民網】 通航“黑飛”現象在華東地區屢見不鮮。新民晚報記者從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獲悉,他們剛對2016年發生在山東的一起直升機“黑飛”墜落事故單位和飛行員開出“罰單”。 2016年5月7日,由哈爾濱昊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租用的R44/B-7523直升機在濟南商河縣執行農林非法作業發生事故并墜落,該飛行活動未向山東空管分局提出飛行計劃申請,未向山東監管局進行活動備案。涉事飛行員李某為山東齊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持有商用執照的飛行員,其進行農林噴灑飛行活動之前未向山東空管分局提出飛行申請計劃,未向山東監管局進行活動備案的情況下實施了非法飛行活動。 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74條的規定,3月20日華東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207條的規定,對哈爾濱昊天通航罰款25000元人民幣;對涉事飛行員李某做出吊扣執照6個月的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74條明確規定,民用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內進行飛行活動,應當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單位的許可。而第207條的規定,違反本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民用航空器未經空中交通管制單位許可進行飛行活動的,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飛行,對該民用航空器所有人或者承租人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該民用航空器的機長給予警告或者吊扣執照一個月至六個月的處罰,情節較重的,可以給予吊銷執照的處罰。 其實,根據2016年5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航飛機起飛申請時間已經大大縮減,過去一架通航飛機起飛,從申請到起飛一般要一周左右。而《意見》出臺后,通航起飛申請一般在起飛前一天提出,最短是在起飛前一小時申請。并明確表示,原則上通用航空用戶僅向一個空管單位申請或報備飛行計劃,長期飛行計劃只作一次性申請;僅涉及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的飛行計劃,報備后即可實施。(新民晚報記者 金志剛) |
相關閱讀:
- [ 04-01]中國首款大型民用直升機試航成功
- [ 03-30]一架載5人的直升機在愛爾蘭海失聯 搜救進行中
- [ 03-29]福州高速啟用直升機應急救援 清明假期首次巡航
- [ 03-29]我國首款國產大型直升機 AC313大雨試飛成功
- [ 03-29]高速公路直升機應急救援 開通空中“綠色通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