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北京市住建委近日宣布,將在公租房、自住房中為“新北京人”(穩定就業的非京籍無房家庭)開展專項分配試點,單獨劃分30%房源。北京住建委表示,此次試點后,將形成面向“新北京人”專項分配公租房和自住房的長效制度。 網民紛紛表示,這項住房福利將滿足部分“新北京人”基本的生存與發展需要,這樣的惠政多多益善。同時,政府要加強福利制度建設,把更多地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住房福利體現包容性 自稱在北京漂泊十年的網民“張瑜”表示,實現“安居夢”有盼頭了,深深感受到了政府的溫暖。還有網民表示,住房一直都是北京最為稀缺的資源,政府為“新北京人”單劃30%的房源,是給“新北京人”的住房福利,此項福利有望形成穩定的政策預期,給不少在京打拼的非京籍人員吃上定心丸。 網民“豐收”表示,安居不易成為多數非京籍北漂們的最大困擾。公租房、自住房這兩類具有保障性質的住房將大大減輕部分非京籍人員的住房成本,也讓他們多了份歸屬感。 網民“東邪西毒”認為,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快速的城市化過程中,要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最終實現“住有所居”。北京大幅提高“新北京人”的住房保障比例,是用硬招來解決外來人口的住房需求,表明北京在消除城鄉差別、實行公共服務全覆蓋等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 網民“汪昌蓮”表示,城市外來人員住房難主要是因為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滯后,因此,要解決此問題,重在啟動“安居工程”,讓外來務工人員分享保障房“福利蛋糕”。 網民“菏澤公子”表示,緩解“新北京人”的住房困難,專項分配政策接下來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一方面,分配比例固定了,但公租房和自住房的房源供應還可以繼續擴大。另一方面,既然公租房是以租賃為主,不妨適當降低門檻。 網民“汪昌蓮”表示,此項政策既要落實到位,也要注重分配公平。這就要求地方政府制訂一個操作性強的分配細則,明確申報、資格審查、發放、后期管理等各項程序及標準,并進行跟蹤監督。同時,要突出“兩個優先”,一是困難外來務工人員優先,體現保障房政策扶貧幫困的公益性;二是優秀外來務工人員優先,實行積分排名,彰顯“獎優”原則,激勵廣大外來務工者在城市建設中創先爭優,敬業奉獻。 網民“楊柳依依”認為,城市化的最終目標是社會福利安排與戶籍身份脫鉤,未來應逐漸縮小因戶籍而產生的公共資源配置上的巨大差距。未來包括保障房、入學、高考、醫療保險等各種資源,也應更多地對外來人員進行配套。(記者李會平 整理) |
相關閱讀:
- [ 04-05]公租房找到“新主人” 流水、金井小區完成公租房補選
- [ 03-31]廈門三個公租房項目明年年底建成 提供8129套公租房
- [ 03-15]住建部部長:中國已有1000萬戶居民住進公租房
- [ 03-15]母親殘疾且重病纏身無住房網友盼能申請公租房
- [ 03-08]泉州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公租房保障對象擴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