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一夜之間,共享單車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其實,共享圖書比共享單車行動得更早,其中有一個“借書人”平臺已運營一年,只是目前依然很小眾罷了。人們更關心的是,單車可以共享,但圖書靠共享獲得商業回報的路途還很遠,這甚至成為圖書界一個熱議話題。 最初大家都擔心被騙 “借書人”平臺創始人是個書癡,他叫陳東贊。2007年陳東贊狠下一條心,在哈爾濱開了一家書店,誰知風云突變,網上書店橫空出世,讓他的書店夢破碎。但他和書的緣分永遠在,即便在國外做生意,他在國內的朋友也會寄來成箱的書讓他過癮。 時隔近10年,陳東贊對書的癡迷再次找到了突破口。他琢磨,在圖書館借書、還書,路途奔波不說,還得受借書數量、借閱時間限制,如果這些限制都不存在,讓人痛痛快快借書看該有多好,“我想來想去,自己該干點什么了!” 朋友間湊了50萬元,一個叫“借書人”的微信公眾號在哈爾濱誕生,在歷經3個多月的技術開發后,借書平臺于去年3月破土而出。但朋友們并不看好,他們都嘀咕,“如今這年頭,誰還會看紙質書?!”陳東贊偏不信,他拿著印有“借書人”二維碼的書簽來到圖書館門口發放,誰知當天晚上就有人下了單,一位叫“遠方”的讀者借了一本書《你是哪里人》,這比陳東贊預估的時間提前了好幾天。 在這個“云端圖書館”借書,不僅要繳納和圖書定價等值的押金,還要支付快遞費、包裝費(計算方式為起始價+押金金額×2%),等書借閱歸還后,押金全額退還。有讀者計算,一本書的閱讀成本約有三四元左右,比圖書館的借書成本要高。但“借書人”又另出一招,如果覺得不劃算,借來的書可以轉借他人,讓他人代還,就省去自己寄回去的費用。 陳東贊回憶,最初一個月,他接到訂單后親自擔當快遞小哥,從早到晚坐著公交車飛奔在城市各個角落,一天算下來能跑十幾個單。很多人下第一個單都是抱著冒險心態,反正也就二十多塊錢,被騙了也就騙了。但此后當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就會大起了膽子,多借起來。陳東贊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開心宣布,現在借書最多的已借到了64本,支付押金3000多元,“我們現在有七八千本書,在外跑著的書有五千多本呢。” 兩人被拉入“黑名單” 上線一年來,“借書人”已擁有兩萬多用戶,借書者已近3000人,以80后、90后居多,其中約三分之二是女性。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漢等經濟發達地區借閱率最高,而來自北京的用戶占十分之一還多。 廣東惠州的文員汪加加說,有段時間整理書柜,發現有許多被噱頭吸引,買回來又不看的書,感覺有些浪費。后來她無意中在豆瓣看見有人推薦“借書人”,覺得挺新穎,就關注了這個公眾號。盡管心存擔心,她第一次還是借閱了《診療上的謊言》《覺醒與超越》《日益親近:心理治療師與來訪者的心靈對話》等幾本書。 來自長春的李穎是位工程師,“借書人”最吸引他的是不限時。他訴苦說,長春的圖書館一是書量有限,二是他看書慢,一超期限就得交滯納金。“借書人”幫他實現了“慢”閱讀,他之前借的《司藤》《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等4本書,已看了有三個月,至今還未還書。 “總想著是借來的書,所以看得比較快,也比較愛惜。”汪加加的說法,和陳東贊的發現是一致的。“所有流轉出去的書,即便經過了五六個人之手,也跟新的一樣。”陳東贊透露說,其實每本借閱的書,都包有書膜,但很多拿到書的人都是洗了手再翻閱。 根據借閱規則,圖書破損要自愿支付一定數額的破損費,截至目前已有400多筆支付記錄。陳東贊說:“只有兩位用戶將書損壞,但不愿意支付破損費。不支付我們也不扣押金,但他們被拉入了黑名單,永遠不能再借了。” 至于借閱榜上的熱門圖書,借閱率最高的當屬《解憂雜貨店》,目前采購了100多本,都在外面流轉。定價高的書也很受歡迎,比如1298元的藝術類圖書《神圣藝術》,一位用戶借閱了半年之久。 難以彌補圖書館不足 “讓每個家庭都有一個裝滿三百本書的書架,是‘借書人’最終的目標和愿望。”陳東贊說。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汪加加說:“因為圖書快遞距離遠,我借的書都要一周才到,有的時候書都到了,卻忘了為啥要讀。”而李穎也認為,按照原價借的話,押金的確是高了一些,這妨礙了更多人的加入。 陳東贊透露,盡管“借書人”目前尚未盈利,但他堅信,只要當用戶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盈利不是夢想。他眼下急于要解決的問題是,快遞路途遠、時間長影響了用戶體驗,所以決定將線下地址遷往上海。而且他們還開發了“取書人”計劃,讓每個借書人充當取書人,可以搶單上門收取同城附近的借書人所還的書,賺取還書人支付的還書服務費。 不過,業內人士依然對“借書人”的前景持謹慎態度。東城區第一圖書館館長肖佐剛直言,這一模式幾乎看不到什么盈利點,首先購書就是最大的負擔,而且圖書押金只是一種信用支撐,按照國家規定是不能作為盈利方式的。 百道網CEO程三國也認為,這種模式彌補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不足,讓讀者可以看最新的圖書,可以無時間限制。但其借書成本也高,比如他在平臺嘗試借了一本《昆蟲記》,押金為29元,服務費則需15.58元,共需支付40多元。而在網上書店購買這本書,折后價為20.3元。“沒有更多服務亮點,服務又價格偏高。”程三國說,這種模式很難有廣闊的前景。 在程三國看來,彌補公共圖書館不足,單靠云端圖書館借書還不夠,將公共空間建起來才更現實,“比如建設更多的社區圖書館,在書店增加公共圖書館的借書還書功能等。”在他看來,公益性圖書借閱服務越發達,類似“借書人”的共享圖書商業模式就越難以生存。 |
相關閱讀:
- [ 05-12]國家數字圖書館將設廈門分館 可網絡共享圖書資源
- [ 04-11]瘋狂布貨招來“禁停令” 共享單車往哪放?
- [ 04-10]杭州政府工作報告:加強對共享單車綜合管理
- [ 04-10]廈門能容納多少共享單車 可采用額度分配機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