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林小春)美國天普大學華人科學家胡文輝等人近日報告說,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有效剔除了一種人源化小鼠多個器官組織中的人類艾滋病病毒,朝著開展人類臨床試驗的方向邁出一大步。 此前,胡文輝等人已成功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有效清除了體外培養的人類細胞系、艾滋病患者體內取出的T免疫細胞以及轉基因小鼠體內的艾滋病病毒。 人源化BLT小鼠是指移植了人的骨髓、肝和胸腺組織或細胞的免疫缺陷小鼠。這種小鼠具有人類功能性免疫系統,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潛伏的方式與人類一致,克服了常規小鼠不能復制某些人類疾病的弊端,被廣泛用于艾滋病動物實驗研究。 在發表于美國《分子治療》雜志的最新研究中,胡文輝和同校同事卡邁勒·哈利利以及匹茲堡大學楊文彬等人首先利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源化BLT小鼠,然后借助腺相關病毒(AAV)作為載體,把有“基因剪刀”之稱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運送到潛伏感染小鼠體內。2到4周后,他們在多個小鼠器官組織中檢測到艾滋病病毒基因組被切除。 胡文輝副教授告訴新華社記者,艾滋病病毒基因易于突變,應用單靶點基因編輯有可能會出現病毒逃逸現象。為此,他們提出了多靶點基因編輯的新思路,針對艾滋病病毒轉錄區和結構區設計了4個向導RNA(核糖核酸),可引導Cas9酶到預定位置實現多靶點切除,顯著增加了艾滋病病毒的剔除效率。 此外,這種病毒剔除方法不影響靶細胞的存活和功能,即“只殺病毒不殺細胞”。 胡文輝指出,目前,基因編輯療法尚不能100%清除動物體內的艾滋病病毒,但能夠顯著降低潛伏病毒量,因此與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組合使用不失為一種有希望的艾滋病治療策略。(新華社客戶端) |
相關閱讀:
- [ 04-03]記憶也能重組?科學家成功將小鼠記憶合二為一
- [ 10-27]“龍”飛船結束太空之旅 攜小鼠與3D打印機返航
- [ 02-03]美國小鎮迎來“土撥鼠日” 神奇小鼠預測天氣
- [ 12-28]寵物天竺鼠同房“不節制” 生下60多只小鼠(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