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8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一超市的工作人員在擺放水果。(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新華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的新鮮水果攝入量,遠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民眾。一項11日發表的新研究建議,中國人應多吃新鮮水果,理由是這有可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及相關血管并發癥的風險。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雜志上,由英國牛津大學及中國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在這項研究中,新鮮水果是指那些未經過加工的水果,如蘋果、橘子、梨等。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新鮮水果有益健康已得到普遍認可,但水果所含糖分使人們擔憂其對糖尿病患者可能有一定危害,以致中國許多糖尿病患者不吃或極少吃水果。 為此,他們從中國10個不同地區招募了50余萬名年齡在35至74歲之間的成年人,采用問卷調查及體格檢查等方式采集數據,并通過住院記錄及常規死亡報告系統,了解調查對象的健康狀況。 經過7年的追蹤隨訪,研究共觀察到了近1萬例新發糖尿病病例。此外,在加入研究時已患有糖尿病的3萬余名調查對象中,共觀察到1萬多例各類血管并發癥以及近3400例死亡。 研究人員詳細分析了這些疾病的發生風險與新鮮水果攝入水平的關聯性。結果發現,與不吃或極少吃新鮮水果者相比,每天吃新鮮水果者7年隨訪期間新發糖尿病的風險下降12%。 而在參加研究時已患糖尿病者中,攝入新鮮水果也顯示出明顯的健康益處。每天攝入100克新鮮水果可使糖尿病患者總體死亡率降低17%,罹患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等大血管并發癥的風險降低13%,罹患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等小血管并發癥的風險降低28%。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不能確定新鮮水果降低糖尿病及相關血管并發癥發生風險的原因,但他們猜測這可能與水果的抗氧化成分等相關。 研究第一作者、牛津大學的杜懷東博士說:“這是全球首個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證實新鮮水果攝入與糖尿病發生及發展的保護性關聯作用?!钡麖娬{,這是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而非臨床干預試驗,所發現的關聯并不能確立為因果關系。 “我們的數據結果無法確認吃多少水果最好,因為最高攝入組的平均水果攝入水平每天不足200克,”杜懷東對新華社記者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建議中國人應該增加新鮮水果的攝入?!?新華社客戶端) |
相關閱讀:
- [ 01-15]英國動物園禁止猴子吃水果 糖分太多不利健康
- [ 07-23]歐盟斥巨資打造卡通形象鼓勵吃水果 引發爭議
- [ 04-27]世衛組織稱每日吃水果患肝癌幾率減少52%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