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整治市場競爭環境的力度,正在前所未有的加大。這方面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今年一季度,公用企業限制競爭行為案件大幅增加。 記者從國家工商總局今天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一季度,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競爭執法案件8490件,其中限制競爭行為案件增長較快,同比增速達41.5%。 工商總局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于法昌指出,特別是自2016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集中整治公用企業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突出問題專項行動以來,各地持續推進相關工作,“一季度查處的公用企業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限制競爭案件同比增長204.2%”。 虛假廣告查案量占比創近年新高 多項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重點領域市場監管執法力度明顯加大。 這其中,備受關注的互聯網領域違法問題顯著增長。 據于法昌披露,今年一季度,全國查處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案件2330件,同比增長163.9%。在此其中,違法廣告和不正當競爭問題較為突出,分別占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案件的34.3%和18.8%。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數據是,廣告違法案件中虛假廣告占比創近年新高。一季度,全國共查處廣告違法案件4014件,其中虛假廣告1922件,占47.9%,與2016年一季度37.7%相比,所占比重顯著提升,創近年來的新高。于法昌透露,這其中,涉及農資、生活美容、美體、休閑服務、服裝、服飾及醫療器械的虛假廣告較為嚴重。 此外,侵犯知識產權行為依然突出。一季度,工商部門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法查處的侵犯知識產權案件5380件,占各類經濟違法違章案件的8.4%,“從近年的變化趨勢看,侵犯知識產權案件比重持續上升”,于法昌說。 查處無照經營違法案件降逾三成 不過,雖然上述幾種類型的案件查案量上升,但今年一季度,全國查處的各類經濟違法違章案件數量(6.4萬件),卻比上年略有下降(降幅2.1%),案值(8億元)更是下降了16.9%。 執法力度加大,這兩項數據緣何不升反降?答案是:以往在查案類型中占比最高的無照經營問題大幅減少。 于法昌介紹,隨著“三證合一”、“五證合一”以及注冊便利化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的出臺實施,社會對商事制度改革的認可度進一步提升,無照經營現象明顯減少。查處取締無照經營違法案件1.4萬件,同比下降31%,案件總值1.6億元,下降31.3%。 經營異常名錄企業超過462萬戶 近兩年來,還有一項監管數據,不但受到行政執法和司法部門關注,而且市場主體本身以及創業者同樣關心,那就是不斷動態更新的經營異常名錄。 今天最新通報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為506.6萬戶,其中企業462.9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43.6萬戶。 值得注意的是,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占全國企業的18.8%,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農民專業合作社,占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23.5%。 統計還顯示,截至3月底,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85萬戶,其中企業77.8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7.2萬戶。 實有各類市場主體逼近9千萬戶 于法昌指出,今年以來,隨著“五證合一”“兩證整合”改革的全面實施,商事登記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進一步激發了百姓投資創業的熱情,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動力。 據統計,一季度,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359.8萬戶,同比增長19.5%,平均每天新登記4萬戶。至3月底,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8935.7萬戶,其中,企業2696.8萬戶,占30.2%。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3月,新登記企業數量都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特別是3月份快速增長,達到52.9萬戶,同比增長27.3%。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新登記企業125.5萬戶,同比增長18%,保持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4萬戶。其中,新登記外資企業為1.15萬戶,同比增長15.4%,增速較上年同期高出4.1個百分點。 房地產業“井噴”金融企業“遇冷” 市場主體數量的變化,也是反映相關產業政策調整的晴雨表。 據于法昌介紹,當前去產能、去庫存等政策調整效應在各行業差異較大。比如,建筑業企業的高速增長,與基礎設施投資拉動密切相關;制造業有所加快,與政策倡導實體經濟以及新的市場需求相吻合。 這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首推房地產業。于法昌透露,受房價上漲的吸引,今年一季度,房地產業繼續較快增長,全國新登記3.3萬戶,同比增長45.8%。“北京繁華市區中,新增的地產中介明顯增加。”他說。 不過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受金融監管不斷加強以及進入門檻的限制,金融企業增長則呈持續下降趨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登記1萬戶,下降38%。 6大產能過剩行業增速仍近20% 《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雖然產能過剩行業新企業增長低于平均水平,但總體增速仍然不低。 其中,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6個產能過剩行業,新登記企業1692戶,同比增長19.6%。 不過,進入者眾,淘汰者也不少。同樣是上述6大產能過剩行業,據于法昌披露,一季度,共注銷企業674戶,增長34.3%,快于企業增速;吊銷企業204戶,負增長24.2%,吊銷速度下降。 數據顯示,一季度,市場主體調整步伐加快,全國共注吊銷市場主體152.2萬戶,同比增長31.6%。企業注吊銷30.5萬戶,增長42.2%。其中,外商投資企業注吊銷4112戶,增長22.4%。個體工商戶注吊銷120.6萬戶,增長28.8%。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吊銷1萬戶,增長82.6%。 浙京粵三省網購投訴占全國九成 此外,在消費投訴方面,網絡購物投訴增速持續回落。 于法昌介紹說,隨著《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等監管政策的實施,以及大型網絡購物平臺自我管理和化解糾紛的能力不斷提升,網絡購物投訴增速逐步放緩。 一季度,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此類投訴6.1萬件,同比增長42.8%,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32.9個百分點。從地域看,主要集中于大型電商平臺、網商集中的浙江(3.44萬件)、北京(1.64萬件)和廣東(0.6萬件),三省市投訴量占全國網絡購物投訴總量的93.9%。 據統計,今年前三月,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消費投訴40.2萬件,同比增長16.3%。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廣告和商標問題的投訴增長顯著,同比增速分別達75.8%和38.2%。 |
相關閱讀:
- [ 03-25]中國文物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法人違法占行政執法案件78%
- [ 12-22]南京市安全生產監察支隊實行執法案件回訪制
- [ 05-22]證監會部署第三批專項執法案件 涉及12起異常交易案
- [ 03-04]美司法部認定弗格森警方歧視黑人美警暴力執法案件頻發
- [ 03-04]美警暴力執法案件頻發 洛杉磯警察射殺流浪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