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行業通用詞、商品描述詞注冊為商標,實際上構成了“符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斬斷這條黑色產業鏈刻不容緩。 “知識產權流氓”披著知識產權的合法外衣,干著職業碰瓷、敲詐勒索的非法勾當,典型例子是“惡意商標”。調查顯示,2016年,超過八成的電商曾遭“惡意商標”投訴,且有18%的商家一年被投訴超過5次。肆虐成災的“惡意商標”,已經影響到數百萬商家的正常生計。(見4月10日《北京晨報》) 所謂“惡意商標”,就是將行業的通用詞、描述詞注冊為商標,然后要挾使用了該詞匯的商家出錢私了。目前,諸如“呼啦圈”“吉祥物”等行業通用詞或商品描述詞,已經堂而皇之地被人搶注為商標。這意味著網上網下叫“呼啦圈”的商品以及銷售呼啦圈的商家,都有可能構成商標侵權。同樣,僅在某電商平臺上,就有170余萬件商品的描述中包含“吉祥物”三個字,該商標持有人可以批量進行侵權投訴。這類問題讓眾多商家防不勝防,甚至沒辦法——賣的就是呼啦圈,不叫“呼啦圈”叫什么呢?誰能想到,一些通用詞竟然能成了商標? 行業通用詞和商品描述詞,本應為人們共有、共用。由于這些詞語的排他范圍很廣,一個商標往往能“挾持”數百萬商家,因此才會有多達八成的電商曾遭“惡意商標”投訴。這些“惡意商標”持有人因此被稱為“知識產權流氓”。 想來,注冊這樣的商標不是為了生產或銷售某種商品,更可能是為了打著合法的旗號進行敲詐,這正是“惡意商標”之“惡意”所在。按照相關規定,對于商標侵權行為,商標持有人可以采取“通知-刪除”的方式維護權益,于是這些“惡意商標”持有人便批量尋找商家展開投訴,要求對方要么刪除,要么給錢,結果往往以商家賠錢私了告終,因為網絡商家特別在意商品會不會被投訴、下架。所以,選擇賠錢私了是他們無奈的選擇,而這正中“惡意商標”持有人的下懷。 “惡意商標”肆虐成災,已然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將行業通用詞、商品描述詞注冊為商標,實際上構成了“符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不僅損害了數以百萬計商家的利益,而且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斬斷這條黑色產業鏈,鏟除這顆危害市場的毒瘤,需要有關部門雙管齊下。 一方面要加強事先防范,即在商標注冊環節嚴格把關,防止一些行業通用詞、商品描述詞渾水摸魚被注冊為商標;另一方面要加強事后干預,電商平臺應與商標行政主管機關密切合作,建立“惡意商標”發現與宣告無效的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阻止惡意侵害行為。同時,強化對“惡意商標”的清理整治,設立“黑名單”和舉報通道,一經查實,即依法予以撤銷。 |
相關閱讀:
- [ 04-12]"杜潯酥糖"十年商標爭奪戰
- [ 04-06]買來品牌瓷磚竟無商標 商家回應出口轉內銷貨需磨去商標
- [ 03-25]莆田牡蠣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 [ 03-24]“著名商標”是政府在為企業背書
- [ 03-23]兩部委:商標注冊收費標準4月1日起降低50%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