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是兩國元首夫婦共同欣賞特朗普外孫女和外孫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并背誦《三字經》和唐詩。新華社記者蘭紅光 攝 (美國中文網資料圖) 中美兩國元首會晤時,兩國元首夫婦共同欣賞了特朗普外孫女和外孫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背誦《三字經》和唐詩。 據稱,特朗普的外孫女阿拉貝拉,從18個月大就開始在紐約一家語言機構學習中文。 從幾十年前第一所西班牙語雙語學校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開辦,到現在中文、日語、韓語、法語等雙語學校的遍地開花,美國的雙語教學呈多樣性發展。 中文沉浸式學校超過230所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家長意識到“中文”會成為未來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中文熱”持續升溫,很多家長將子女送到中文沉浸式教學(即全天候使用目的語進行教學的全封閉語言教學項目)的學校。讓孩子們從小接受中文的熏陶。 在美國的中文沉浸式學校里,學生族裔的多元化超乎想象,包括墨西哥人、俄羅斯人、韓國人、日本人、越南人等等。某校一名學生的家長是俄羅斯人,家境殷實,她媽媽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學中文,將來去亞洲做生意。還有個白人小孩中文說得特別棒,他媽媽一直對中國的語言和文化感興趣,所以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學好中文,今后和她去中國旅行還可以讓孩子當小翻譯。對于很多華裔家長,雖然自己不會或者只會說有限的中文,卻十分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過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并能跟自己的爺爺奶奶(第一代移民)用中文溝通。 傳統的華人聚居地加利福尼亞州,中文沉浸式學校持續火爆。隨著中文沉浸式教學的開展,提供這樣教育機會的學校也不再僅僅限于美國的東西海岸。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現有超過230所中文沉浸式學校。這些學校分布在美國的各個地區:如亞利桑那州、明尼蘇達州、伊利諾伊州、馬薩諸塞州、猶他州、佐治亞州等等。很多地區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華人聚居區,經濟也算不上發達,但是美國人對中英雙語教學的熱情依然高漲。 強調互動彼此說中文 中文沉浸式學校的教學,打破了傳統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更加強調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中文沉浸式學校里,更強調互動:通過學生間的討論分享,互教互學和團隊合作,讓學生自己成為知識的主人。比如,在復習所學中文詞語的時候,教師會讓學生每人寫一個學過的詞語在卡片上,然后站起來,找一個朋友進行造句練習,造完句子后兩人交換卡片,再去找新的朋友造句。在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并不是固定地坐在座位上,而是通過走動和有用的語言交流,讓學生的大腦始終處在興奮的狀態下,通過互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 因為是沉浸式教學,老師要求學生不僅僅跟老師用中文交流,同學們彼此之間也要說中文。為達到效果,很多老師紛紛想出辦法激勵學生在中文時間只講中文。有一位教師在教室里采用“講中文的小超人”的鼓勵方法,為學生制定了循序漸進的說中文目標。在學生每次討論交流時,教師會走動旁聽并記錄學生有沒有使用中文。每周五,教師會統計學生一周內講中文的次數,達標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的頭像貼在“講中文的小超人”的海報板上,被選中的孩子還有特權選一天穿上“小超人”的披風在教室上課。種種的鼓勵方式,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孩子們講中文的熱情,也讓孩子們對自己的中文能力更加自信。 一半以上時間中文授課 中文沉浸式教學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全中文的學習環境,從教室布置、教學掛圖、教學語言到班規班訓,全部用中文。當你走進教室,可以看到中文月歷、中文數學百數表、中文的教學掛圖、各種中文書籍,和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掛飾。在中文“無孔不入”的環境下,學生可以全方位的接受中國語言文化的熏陶。 美國的小學老師是不分科目的,一個老師要教數學、英文、自然、社會、音樂、體育、美術、品德教育等所有的學科。每個老師都是班主任,全天負責帶自己的班。有的學校為了能讓孩子們在某些科目上接受到更專業的教育,還會專門聘請具有專門科目教學資質的老師:如電腦課、圖書館、體育老師等。 目前的中文沉浸式教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50:50,即學生在校50%的時間用英語授課,50%的時間用中文授課。另一種模式是90:10,即從幼兒園開始,90%的時間用中文授課,10%的時間用英文授課,然后逐年遞減,到一年級變成80%的中文和20%的英文。從四年級開始達到50%中文、50%英文的同步學習。堅持90:10模式的學校指出,讓學生更早更多的接受第二語言學習,有助于第二語言思維方式的培養,也有助于增進孩子的認知能力。 采用90:10的中文沉浸式教學模式,拿幼兒園為例,學生一天有45分鐘的英文課,其他時間老師用中文教授數學、中文、自然、美術、社會、音樂、體育等其他學科。到了三四年級,隨著英文時間的增加,有些科目像社會、自然等轉為英文授課。 學生在中文沉浸式學校,會不會影響英文學習呢?恰恰和直覺相反的是,有大量的調查和研究顯示,接受雙語沉浸式教學的學生,在所有學科方面的表現往往好于那些只接受英文教育的同齡人。一方面,送孩子來雙語沉浸式學校的家長通常是關注教育、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第二語言能力的家長,他們在家會監督孩子通過獨立閱讀強化英文。另一方面,雙語課堂環境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推理能力,這種能力對學習其他的學科也有積極作用。 |
相關閱讀:
- [ 04-13]菲律賓華裔學生學中文夏令營
- [ 04-07]35名印尼、泰國華裔青少年在榕開啟中文學習之旅
- [ 04-07]2017年“中國尋根之旅”菲律賓華裔學生學中文夏令營
- [ 04-06]白宮網站移走西班牙語網頁 美數十名議員提案應設中文網站
- [ 03-31]近千名菲華學生赴廈門泉州參加學中文夏令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