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早期的無軌電車(巴士之家供圖)
巴士之家紀念杭州快速公交十周年
巴士之家在杭州東站義務指路
一個網絡團隊的力量有多大?
他們曾經守住了杭州最后一條無軌電車線路,建立起杭州首個相對完善的公交查詢系統,從線上灌水到線下公益服務,義務指路十余年,他們是杭州最具人氣的專業交通城建論壇——巴士之家。
轟動杭城的“保電行動” 留住了城市記憶
2004年,網絡論壇(BBS)正值興盛時期,27歲的電車發燒友周震聲(Jason)領銜在杭州網論壇創辦了“巴士之家”版塊。一時間,這個版塊讓杭州巴士愛好者們找到了共鳴,很快成為了杭州最具人氣的專業交通城建論壇。
其實,讓巴士之家真正打響知名度的是“保電”行動。1961年,1路以杭州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的身份投入運營,無軌電車開始載入史冊,成為了城市的一部分。然而,2006年那個炎熱夏天,電車因為城市發展與道路建設幾近瀕臨“滅絕”。
巴士之家在網絡上發起了“留住杭州電車”的倡議,“保電行動”獲得了媒體的持續報道與關注。期間,省、市各級媒體及東方早報、新浪網、鳳凰網等知名媒體均報道了該行動。
最終,“保電”派獲得了勝利,杭州決定保無軌電車。不過,2007年,因道路整治,155路、159路、290路電車均被迫停駛,只剩下了從拱北小區開往雄鎮樓的151路,它的前身正是1路電車。
“保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無軌電車從興盛、衰落再到復興,在所有喜愛電車、崇尚環保人士的努力之下,如今,杭州擁有了151路、153路、K155路、188路四條電車線路,延續著杭州人揮之不去的電車情節和環保意識。
用腳丈量出公交查詢系統 驚動了百度地圖
時下,杭州公交四通八達,從東到西,從南至北,如果不熟悉線路,最為方便的就是查詢百度地圖。百度公交作為一個城市公交出行查詢工具,被千家萬戶熟知,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杭州百度公交這座“高樓”最初是在巴士之家的協助下而建立的。
十年前,杭州公交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線路逐漸覆蓋了主城區道路。不過,偌大的杭州還是會讓人迷失方向,從武林門到拱宸橋該坐哪路公交?如何查找就近站點并實現快速換乘?網絡上的咨詢消息日漸增加。
2009年,以周震聲為代表的巴士迷們花了3個月的時間搗鼓出了公交查詢系統,推出移步換乘、鄰近站點、站點精確選擇等個性化功能,隨后,根據網友的使用反饋,又推出了地圖查詢功能,擴大了線路查詢范圍,試推出了手機版……
公交查詢系統在當時的杭州堪稱首創,每天有數千人使用,后來被國內很多公交查詢系統模仿。2013年,正在各個城市拓展公交功能的百度地圖找到了巴士之家。隨后,巴士之家網友擔任起數據維護和更新的任務。
這個系統的建立是一個漫長又“痛苦”的過程。為使查詢信息更為準確,負責更改信息的網友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時間,實地定位站點、考察線路。兩年來,公交新增線路的站點,都是他們一步一步用腳丈量出來的。
“只要是有線路新開,我們必須第一時間從頭坐到尾,實地標注每一個站點。”負責人之一的崔璀(keentwi)說,這些站點就是現在大家在百度公交線路上看見的藍色圓圈。
他們是這樣一群人
巴士之家車迷探訪中國南車
從網絡論壇到線下服務 他們義務指路十余年
多年的積累,巴士之家這個小家庭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大團隊,知名度也越來越大。巴士之家團隊不再局限于網絡江湖,他們從線上灌水走到了城市公益服務中,發揮了他們作為城市“活地圖”的優勢。
2007年起,義務指路活動成為了巴士之家每年的保留活動,網友們已連續義務指路十余年,足跡遍及城站火車站、火車東站、火車南站、汽車西站、延安新村、拱北小區、三里亭小區及地鐵站等地。
為方便市民游客出行,2011年起,巴士之家開始制作快速公交導乘手冊,供乘客取閱。目前,巴士之家已推出了快速公交導乘手冊、電車導乘手冊、55路導乘手冊、28路導乘手冊、7路導乘手冊和火車東站導乘手冊等6個不同系列的便民手冊。
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城市的交通規劃
2010年,一度繁榮的網絡論壇逐漸衰落,巴士之家團隊卻越來越年輕,周震聲的接力棒傳遞到了施宇杰(子青)、張鑫(~Xin)這群90后手中。在他們的推動下,巴士之家衍生出微博、微信,吸引了更多的年輕力量。
巴士之家的版主之一張鑫18歲進入巴士之家,因喜愛拍照被老版主周震聲發掘,參與了當時的新車型圖集的工作。張鑫說,巴士之家不僅為城市交通愛好者提供了討論、分享、學習的平臺,也為大家提供了發聲平臺。
“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這個城市的交通規劃藍圖。”張鑫說,登陸巴士之家論壇,常常會看見各種討論貼,網友們會探討各大城市交通存在的問題,并為杭州本地公交、地鐵相關部門建言獻策。
巴士之家的眼界不僅僅局限在杭州,他們關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其他城市的交通。甚至去旅游,可能就是因為想要親自去看看那個國家、城市新開的軌道交通線路、新到的公交車型。
有評論說:在城市中遇到這樣一群人,我們是幸福的。這個不是團隊的團隊,以專業精神協助緩解公共難題,他們以公眾利益提升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座城市因此更有向心力,他們也更為旨趣相投。
|